梁启超近三百通重要私人信札首次现世
发布时间:2012-11-21 03:00:39
来源:腾讯收藏
[评论:2条][点击:312]
{-p align="center"-}
{-img alt="梁启超近三百通重要私人信札首次现世"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3/Source/e63edc1f-c48c-404b-99b1-d5da31ee5993.jpg" /-}{-/p-}
{-p 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2px"-}梁启超致梁启勋信札一通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x"-} {-/span-}{-/p-}
{-p 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2px"-}{-img alt="梁启超近三百通重要私人信札首次现世"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3/Source/7be6494f-0abe-4740-ad50-96959b1a08ef.jpg" /-}{-/span-}{-/p-}
{-p 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2px"-}五四运动时期写给林长民的信札{-/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市场上仅存的梁启超信札即将亮相2012年匡时秋拍, 首次面世的287通信札涵括梁启超胞弟梁启勋收藏的梁启超信札240余通、康有为信札23通等,历时25年。因梁启超信札档案大部分已捐献给文博机构,这批梁启超档案是目前市场上仅存的最大宗、最系统的梁氏档案,当中首次现世的私人信札不仅能够对现有梁启超研究和年谱做出最重要的纠正和补充——还原发生于那段风云际会历史的重大事件真相始末,意义甚巨。{-/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904年,自梁启超旅美归来,直到逝世前一年,他与梁启勋以及亲友的通讯都未尝中断。针对这一段珍贵历史可呈眼前的研究材料堪称稀有:譬如保皇大会的内容,护国战争的讨袁檄文,以及直接引燃五四运动 “导火索”的信文。以往只能见诸书籍报端的档案片段因为缺乏实物的有力佐证,令梁启超在历史上的地位因为存疑的纷争而削弱太多,今次面世的任公亲笔,分量与价值足以洗脱掉在他去世以后难以相辩的负屈。{-/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作为历史上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梁启超以救国爱国为己责,慨一生之力为近代中国做出的贡献不仅多方面、更是影响整整一代的青年思想。他写予师友、政坛要员的亲笔信札所涉及的社会层面与思想维度之宽宏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对待亲人与子女的善良友爱又是情真意切得读来令人动容,内容丰富到完全可以架构出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历史脉络。{-/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护国战争中,他担当了学生蔡锷背后的精神军师,在孙中山、黄兴等一批革命党人流亡海外、国内的许多名望之士均被收买的非常时期,同蔡锷等人迅速打出鲜明的反袁旗帜,连夜赶出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一文登于《大中华》月刊,在全国激起强烈反响。尽管“独念受我大总统知遇之深”,仍不惜决裂,“窃不敢有所瞻忌,辄为一文,拟登各报相与商榷匡救,谨先录写敬呈钧览。” 1916年护国战争成功后,内阁、外交等问题都亟待解决,梁启超特委托徐佛苏与陈国祥代表他去宁谒见冯国璋,与冯商讨宪法、内阁和对德外交问题。“今日国命若涉大川而遇暴风,且触处皆礁石,惟赖我公与段芝老(段祺瑞),一持针盘,一把船柁,精心定力,不摇不懈,庶或有济。”并且诚恳的表示自己会不遗余力相助:“两公诚肯任此巨艰,贯彻初终,则启超所能助者,决当惟力是视也。”{-/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五四运动,引起爆发的导火索是梁启超的一封电报。在致汪大燮、林长民的这封信当中,梁启超对时局分析丝丝入扣,直指人心:“中国今日如重洋遇飓,远援无补,出死入生,纯恃自力。若更操戈舟中,只有同归于尽。”黄遵宪称梁启超以“言论救世”并无夸大之处,对于国事民瘼,梁启超不仅深谙之,并且能提出合时的解决之道,“伏望本热诚交让之精神,快刀断麻,迅谋统一,合全国智力,谋对外善后,则失马祸福,盖未可知。若长此为意气之争,结果只同归于自杀,国家固已矣。诸公亦何乐焉?”这种眼光与韬略是学者与文人所不具备的豪迈。{-/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最为趣致的是关于一对民国传奇伉俪“文定之礼”的信件,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婚姻结合无疑是那个跌宕时代背景下最美丽的故事。作为著名建筑师夫妇的家长,梁启超为梁思成与林徽因专门设置了订婚仪式,写得甚是详尽,且每步的安排极为考究,拳拳父爱溢于纸上,“婚仪太简率,所以想在文定礼上稍微郑重庄严一点,我既不来京,一切由弟代理便是。”{-/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仅此寥寥几封信件便可佐证众多的历史疑点与漏点,北伐政治、文坛风云出自任公笔下犹如往事重演,这批信札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司法等方方面面,不仅是研究 梁启超、梁启勋、康有为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最新发现,也填补了近现代政治史、经济史、学术史等研究的空白,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书信用精美信笺书写,书法俊逸清秀,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欣赏价值。{-/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