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画作破亿元 说明海派书画仍存价格洼地
发布时间:2011-07-20 08:00:20
来源:新民晚报
[评论:2条][点击:262]
{-p align="center"-}
{-img alt="任伯年画作破亿元 说明海派书画仍存价格洼地"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3/Source/c2ce4a0d-1a60-4d90-9bb4-afe9e6a4de4b.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
{-span style="font-size: 12px"-}《华祝三多图》{-/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日前,任伯年《华祝三多图》在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上以1.67亿元成交,这不仅创下任伯年单件作品拍卖价纪录,也显示出投资者已关注到了海派绘画这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洼地。{-/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拍卖价格{-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002251", "51", "-1",event);"-}步步高{-/span-}{-/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美术史研究者对这幅画的市场表现大多不感意外。在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李可染等人的作品纷纷“过亿”的市场氛围下,海上画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任伯年的代表作有如此市场表现,应该说是毫不过分。《华祝三多图》是任伯年41岁时的力作,画工精细,色彩富丽,气势雄阔,寓意吉祥,被公认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最精彩的任伯年作品。早在1996年,它首次出现在上海德康拍卖行,即以约280万元成交,在当时创下了书画拍卖纪录。2005年中贸圣佳春拍现场,它以2600万元成交。这件作品出现在本次拍卖会上,拍卖行对其估价为8000万至1.2亿元人民币。整个竞拍过程仅花了5分钟,据悉最终竞得者为浙江藏家。{-/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南派仍不敌北派{-/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业内人士指出,海派书画长期以来在国内拍卖市场的表现远逊于“北派”,“南方一流画家卖不过北方三流画家”。但从今年春拍看,投资者似乎已开始对这块洼地有所动作,不少海派名家精品的行情有了明显上升,如刘海粟的《黄山云海》以3852.5万元创下刘海粟作品行情的最高纪录。但是,与海派绘画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相比,其目前的市场行情还很一般,今年春拍创下4.2亿元作品拍卖纪录的齐白石,曾写有诗句表达自己对明代徐渭、清初八大山人和海派书画篆刻家吴昌硕的崇拜,称“我愿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但是,像任伯年一样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做出巨大贡献的吴昌硕,其作品最高价才3696万元,而且是12幅精彩的花卉屏风。{-/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投资理念趋成熟{-/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海派绘画是中国美术史进入现代的重要里程碑,影响深远广泛。海派画家注重个性,和而不同,在形式和内涵上有新的开拓,与清末民初崛起的中国都市市民的精神世界产生共鸣。海派绘画兴起之际,观念保守人士曾指责其“俗”,殊不知这正是顺应世界现代文明大趋势所致。研究西方艺术市场后可以发现,凡市场表现突出的艺术家,绝大多数是对美术史做出重要贡献、对社会审美习惯产生重大影响和改变者,而不是像现在一些国内藏家注重的职位高者或画工精细者之类。艺术品市场对艺术家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敏感度,反映了艺术品收藏家、投资者的成熟度。 本报记者 林明杰{-/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