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重新发电”
发布时间:2012-02-07 06:00:11
来源:腾讯收藏
[评论:2条][点击:189]
{-p align="center"-}
{-img alt="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重新发电”"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3/Source/bc8f631a-39e3-493b-93ed-474d6c967f54.jpg" /-}{-/p-}
{-p 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2px"-}上海双年展新闻发布会现场{-/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12年2月6日下午,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北京站)在北京市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召开。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上海文广局艺术处处长沈竹楠、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策展团队,以及北京的艺术家、评论家和50来家新闻媒体的记者,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筹建办主任李向阳主持。{-/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2012年第九届上海双年展主题为“重新发电”{-/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上海双年展自1996年开办以来,已经到了第九届。2012年对于上海美术馆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美术馆将搬迁、重命名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对于上海双年展来说,变化也随之而来。第一“变址”,地址改变了,从跑马厅到电工厂,从一个历史殖民的遗址到一个新开发的江畔世博园新址。第二“变量”,体量在变化,未来的体量是原来的三倍。第三是“变性”,从封闭型展馆到框架式厂房,从一个历史殖民文化的反思之地跑马厅,到了一个民族工业自我记忆和自我建构之所。{-/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城市,因人类相依为命的群居生活方式,和相互交往与分享的愿望而生,在经历与工业时代数百年的不解之缘之后,今天依然在不断更新。城市不但是能量输入的接受者与消耗者,更是能量的输出者。{-/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12年的今日城市,是人才、资源、信息的整合和交换的场所,更是人与人之间发生思想碰撞、行为互动、对话交流与融合共生的交往空间。因此,“重新发电”并不只是把发电厂搬到远离城市的地方,也不只是简单地关于思想能源的诗性阐发,而是对于我们的生存方式的资源性因素的反思。旧电厂重新启用的时刻,它所输入我们的社会{-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DINE.OQ","200","-1",event);"-}网络{-/span-}中的,并非传统的电能,而是一种激活共同体内在能量的精神脉冲。共生即能源,他人即矿藏。我们必须重提另一些能量来源的方式,即从共同体的关系中寻求能量。就像我们儿时寒冷的冬季,并不总是烧煤生炉子取暖,而是互相挤靠。能量不是等待被发掘的秘藏,而是来自共同体意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主题展{-/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主题展将由“溯源”、“复兴”、“造化”和“共同体”四个板块组成。这四个板块分别关注作为社会动员者的艺术,作为历史的重访者与重写者的艺术,作为能量的变压器与转换者的艺术,以及作为社会组织者的对话和交往的艺术,以此形成一条主题链。{-/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Resource 溯源{-/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这部分是关于文化与思想资源的回溯与转型。主要关注各地的艺术教育、开放学院、教育戏剧、以及作为教育者、动员者的艺术家的个体工作。这些发电机一般的艺术活动成为社会转型的原动力。{-/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Renew 复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这部分是关于文化和历史遗存的涅槃与复兴。将主要聚焦于废墟再生,各地工业遗址和社区改造、手工艺复兴和乡村建设等,展示世界各地对历史的重访和重塑的努力。{-/p-}
{-p style="text-indent: 2em"-}
3、Reform 造化{-/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这部分是关于当代生活和文化生产的转换与化成。艺术家把自身的工作转变成能量生灭、聚散、转化的检测仪与变压器,他们在末世学与未来学的{-!--keyword---}{-!--/keyword---}张力{-!--keyword---}{-!--/keyword---}之间,如同改造哥亚号舰艇一般,从未停止。他们的工作,成为与造化平行的过程。{-/p-}
{-p style="text-indent: 2em"-}
4、Republic 共和{-/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这部分是关于文化交流中所有人群的共振和共和。共和是能量的联网、共振,将关注艺术家和艺术家、艺术家与普通人之间如何构建活力共同体、互相滋养和周济,展开共同劳动与创造。这种鲜活的自我组织重构了社会的基础。{-/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特别展{-/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上海方舟》{-/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大肆迫害犹太人,慑于纳粹的淫威,欧洲多国拒收犹太难民。而在此刻,上海向犹太难民敞开了大门,使近3万犹太难民在上海躲过了艰难岁月。这些二战避难犹太人拍摄的上海老照片,包括避难犹太人中的画家大卫·布鲁赫的作品展,将展示人类如何在灾难中相依为命。这个特别展是对主题展中“共和”板块的呼应,同时也是对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的致敬。{-/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中山公园计划》{-/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此次纳入上海双年展框架中的中山公园计划,将先于上海双年展正式开幕时间,从闽西客家祠堂开始,在这里展示海外华人艺术家的家国记忆,然后向东到达闽南漳州、厦门、泉州城市群的各个中山公园,分别展示台湾艺术家和文化人在电影、音乐、视觉艺术等不同领域的创造能量。再向东穿越海峡,在台中、台北等城市的相关机构展示大陆艺术家的创作。最后在上海双年展举办期间回到上海中山公园。这个中山公园计划是对沿途城市人民记忆的采集和对于族群认同的古典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反思。它对应着主题展的“共和”与“复兴”中对历史回访的重要性的强调。{-/p-}
{-p-}
{-/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