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版画”拍卖价高达25万港元
发布时间:2012-10-25 08:00:44
来源:信息时报
[评论:2条][点击:147]
{-p style="text-indent: 2em"-}
日前在广州举行的“2012艺术广东”博览会上,近九成参展商反馈有作品成交,然而在该展会上,限量版仿真画却门庭冷落、乏人问津。据业内专家介绍,随着近年书画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限量版仿真画应运而生,部分商家又称之为“限量版画”或“{-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600700", "1", "-1",event);"-}数码{-/span-}版画”,但此“版画”非彼版画,限量版仿真画仅是“复制品”、“印刷品”,不具备“艺术创作”性,并不属于艺术品范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市场{-/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部分商家炒作“限量版画”其实只是印刷品{-/strong-}{-/p-}
{-p align="center"-}
{-img alt="“限量版画”拍卖价高达25万港元"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3/Source/cb7bd9d1-2e89-484c-a155-aedc06804d5e.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
{-strong-}赵无极版画{-/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0月7日,在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的2012秋季拍卖会上,赵无极1953年创作石蚀刻版画《小船》以及1968年创作蚀刻版画《无题》以13.75万港元成交;方力钧200O年创作木刻版画系列(六件)拍得25万港元;常玉1930年创作蚀刻版画《陶潜诗集》以5万港元拍出……以“版画”作为关键词上网搜索,您会发现它是拍卖市场上常客,并且已广为收藏界熟知和认可。但是,此版画并非“限量版画”之“版画”。{-/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限量版画’实际上应为‘限量版的仿真画’,是商家们利用语法缩写钻了文字表述的空子。”小佑轩画廊艺术总监刘志强直斥,目前在市场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动辄数千元甚至叫价高达十多万元的所谓“限量版画”其实只是印刷品:“诚然印刷品也是艺术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也具有装饰价值和欣赏价值,但没有投资价值,只有{-!--keyword---}{-!--/keyword---}消费{-!--keyword---}{-!--/keyword---}价值。”{-/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物艺术品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庆彰则认为,限量版仿真画之简称“限量版画”与传统艺术门类的“版画”实为两个不同性质的东西:“中国版画历史悠久,之前叫复制版画,民国后,由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则是艺术性相当高的创作版画,其强调艺术家个人全部创作过程,符合艺术创作的特征,成为真正意义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当年的版画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陈庆彰指出,当今市场上出现的“数码版画”充其量只是以艺术创作为基础的工业化印刷产品:“版画讲刀味,木刻更有木味,同水墨画的笔味墨味同源,印刷品就可能少了些味了。至于欣赏与否,收藏与否,就见仁见智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特别强调:“虽然传统艺术门类版画亦不能回避与印刷的关系,但新兴版画并非过去的‘复制艺术’,而是‘创作艺术’,是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独力完成的心血之作。现时,社会上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认识误区,就是将通过丝网印刷技术或利用高科技数码技术,制作完成的名家艺术作品当作为丝网版画和数码版画,其实那只是丝网复制品和数码复制品!”{-/p-}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