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影事”延展于2008-2011年三影堂摄影奖
发布时间:2011-07-05 03:00:59
来源:
[评论:2条][点击:258]
{-p align="center"-}
{-img alt="“一重影事”延展于2008-2011年三影堂摄影奖"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3/Source/e920a5c3-4104-4beb-bd77-f71e23b535ce.jp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展览城市:广东 - 深圳{-/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策展人:冯博一、毛卫东、王东{-/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艺术总监:乐正维、荣荣{-/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展览时间: 2011-07-02~2011-07-31{-/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开幕酒会: 2011-07-02 16:00{-/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展览地点: 何香凝美术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主办单位:何香凝美术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协办单位: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参展人员:陈哲、黄京、黄诗云、黄晓亮、何岳、蒋鹏奕、林舒、罗洋、卢彦鹏、黎艺雄、连芷平、林志鹏、仇敏业、任航、沈凌昊、宋小迪、杨楠楠、杨亚、张洁、张晓 备注:学术讲座{-/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题 目:多重视线——当代摄影现状的几条线索{-/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主 讲 人:李媚{-/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时 间:2011年7月30日周六下午14:30-17:00{-/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地 点:何香凝美术馆报告厅{-/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协办,冯博一、毛卫东、王东策划的“一重影事——延展于2008-2011年三影堂摄影奖”将于2011年7月2日-7月31日在何香凝美术馆举行。同时,由李媚女士主讲的学术讲座“多重视线——当代摄影现状的几条线索”也将在2011年7月30日周六下午14:30-17:00在何香凝美术馆报告厅进行。{-/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本次展览是在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连续举办四届的“三影堂摄影奖”征集作品的范围内,重新挑选和衍生出的一个以年青摄影家为主的摄影作品联展。在此范围内,我们从中以边缘的、另类的、亚文化的视角,遴选出了20位摄影艺术家的近300件作品,构成了此次展览的主要内容。{-/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国在这个越来越多元的时代,不知所终地将把我们带向何方的现代化过程,使一切都变化得急速而扑朔迷离;在一个仍在不断转型的时代里,事物是那样的复杂,许多边缘都是模糊的。人的欲望、相互间的交往、权力的运作,包括我们以为透彻的金钱关系其实都并非那么清晰可辨。在以主流文化为导向的今天,始终有一部分人自知、敏感而又甘愿地存在于社会边缘之中。他们是一些不愿循规蹈矩于现有秩序、不愿与世俗苟同存活的群体,以亚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方式为寻找和挖掘自己的途径。这个世界的存在完全是因为人的存在才美妙,至少对于人类是这样。那么摄影也一样,照片的存在不仅对摄影者本身有价值,它也为观者提供了城市化过程中现实之一种的另类生存。或许,那种包含在摄影过程中的异样状态,已成为了他们影像存在的主要理由。{-/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作为城市化过程的现实之一种,这些年轻的摄影艺术家保持着与主流价值观疏离的状态和立场,尝试着表达自身经历的倒影。他们大多遵从于一个自足的世界,通俗的情节模式,诡异的形式,时尚的趣味具有邪典般的魅惑。夸张的心事呓语和感伤、迷茫的气息,构成了其中的主要风格样式。低廉、粗俗、做作和多种元素的杂和,以及自成体系是为这些作品的话语方式。人与人之间,性别的模糊化,情感的无法划分定位,造就了他们漂浮的缺乏节制的游离状态。他们的创作没有界定,只有极端,没有具体表现什么意义,只是一个存在的状态。这种自我抑制或自我放纵的艺术转化,触及了一种情感上或者心理上的真实,就像孤绝的情感和自我尊重的态度。他们强调的是在不确定中张望的不确定方式,而并非如以往艺术一样只重视“确定的意义”本身。作品中呈现出的癫狂般的自由和异类趣味,象征着这些自愿边缘者们的内心,在现实喧嚣中的一种谴怀、坚守与憧憬。{-/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附:{-/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三影堂摄影奖回顾{-/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自2008年以来,三影堂摄影奖历经四年三届的评选,已逐具规模,每年投稿作品的质量有所提高,投稿者越发年轻,作品风格越发多样化,显示出摄影这一媒介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年轻一代摄影师们的活力,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创作热情上,更体现在他们一反摄影的单一指向,打破摄影传统的形式语言,直指当下变化莫测的时代中的自我处境,以边缘化的眼光看待周遭社会。{-/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08年,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开始筹备“新人奖”,设立这一摄影奖的初衷,是围绕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成立伊始所确立的“深入挖掘,开拓发展”的使命之一,即发现摄影新人,以摄影奖的方式鼓励年轻一代摄影人的创作。{-/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自作品征集开始,我们意识到最初设立的“新人”概念过于狭隘,遂将这一奖项更名为“三影堂摄影奖”。除了首展《外象》的四名参展者之外,随后的三次群展《临点》(2009年)、《交汇》(2010年)、《万相》(2011年),分别展出了67位摄影艺术家的作品,创作主题更加宽泛,手法风格更加自由丰富,不囿于摄影的传统手法。三届评选活动先后邀请来自中国、法国、英国、荷兰、美国和日本的十位评委,对这67位参展者的作品进行评选,每年分别选出大奖一名,日本资生堂最佳女性摄影师奖一名以及特尼{-!--keyword---}{-!--/keyword---}基金{-!--keyword---}{-!--/keyword---}会奖学金获得者一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此次展览遴选的二十位参展人,都是2008-2011年摄影奖作品展入选者,大多数所学并非摄影,但是都以摄影作为自我表现、自我抒发的手段之一。展览展出的作品大都围绕自己的生活,表面看上去并没有宏大的社会叙事,但触及他们个人生活的深处,以自我的眼光看待自我,以噫语式的影像体现自身的存在状态,进而折射出当下多元化的社会状态,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艺术界对中国当代摄影的社会政治诉求的片面认识,凸现当下新一代摄影师们以视觉形式进行自我表现的新取向。(毛卫东){-/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雅昌艺术网){-/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