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疯狂:昔日五毛小物件今朝拍场过千万
发布时间:2011-12-12 01:00:39
来源:北京商报
[评论:2条][点击:273]
{-p align="center"-}
{-img alt="紫砂壶的疯狂:昔日五毛小物件今朝拍场过千万"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ba0db587-5208-4110-9daf-c2207495d475.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
{-span style="font-size: 12px"-}紫砂壶{-/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自从去年紫砂壶以黑马姿态从小众收藏中脱颖而出,就再没有离开藏家的视线,大有艺术品拍卖必有紫砂专场,紫砂专场必是顾景舟领衔的架势。今年秋季拍卖缓缓落幕,在多个紫砂专场中,顾景舟的作品一如既往被奉为上品。究竟其作品因何得到圈内人认可?是拍卖公司为市场效应贴名人标签,还是物有所值,价值回归?其未来又将走向何方?{-/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昔日五毛钱小物件{-/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今朝拍场过千万{-/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紫砂壶只是作为饮茶器具在内地市场流通,如今紫砂界公认的一代宗师顾景舟所制的一把普通商品壶,当时售价也不过5角钱。”玩壶数十年的藏家张瑶涵对现在的紫砂壶价格很是感慨。{-/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嘉德2011秋拍 “紫泥春华近现代紫砂臻品”专场总成交为7042万元,成交率88%。顾景舟“上新桥壶”,终以517万元成交。同为顾景舟作品的“提梁茶具套组”以471.5万元成交;“四方抽角三件组茶具”以460万元成交。另外,汪寅仙“金秋南瓜壶”拍出460万元;何道洪“春华组合茶具”356.5万元。{-/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北京匡时2011秋拍紫砂专场,其中顾景舟的“茄段壶”在拍场首次露面就引起众多买家关注,自330万元起拍后,一路扶摇直上,最终以747.5万元成交。整个近现代及当代紫砂专场中,147件紫砂名品总成交额达5604.9万元,成交率70.06%。{-/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600048", "1", "-1",event);"-}保利{-/span-}今年秋拍紫砂中国当代高端工艺品紫砂壶专场上,顾景舟“十一头提梁壶”以1782万元成交,估价在60万-80万元的“盘钟壶”最终以69万元成交。另外,顾景舟“矮八方壶”以402万元成交,“四方回纹竹壶”以460万元成交。其中,“十一头提梁壶”在工艺上称得上是顾景舟的扛鼎之作。顾景舟自己曾评价此壶“是当代紫砂壶中表现出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五美境界的一绝”。其工艺价值由此可见一斑,早在秋拍开始前,业内人士已有预判,该壶“是一件有冲击纪录实力的作品”。{-/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顾景舟作品带动了紫砂市场的全面升温,大师壶价格步步攀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秋拍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出现微弱的回调迹象,但藏家乃至业内紫砂经营者依然看好后市。“所谓调整只能是洗掉一些技术、文化含量偏低的,不会动摇精品价格。”藏家张瑶涵分析,“经过调整,精品的市场价格只会更高”。{-/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从匠人到艺术家{-/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顾景舟壶价值在文化{-/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紫砂派系众多,为何只有顾景舟可称为“紫砂泰斗”,极获市场青睐?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就曾创下单件过百万元纪录,在当时的书画市场,只有吴冠中、陈逸飞等领军人物才有可能达到如此佳绩。{-/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有自己紫砂工作室的资深藏家刘殿兴这样解读顾景舟壶的价值所在,“紫砂的审美不仅仅是做紫砂壶工匠的审美,也是艺术家或者文人的审美,将这种趣味带到了紫砂里就和民间纯粹的制壶有了质的区别。这是顾景舟对紫砂的最大贡献”。据介绍,顾景舟年轻时,曾应上海郎氏艺苑聘请,仿古作陶,所仿清陈鸣远款的“龙凤把嘴壶”和“竹笋小盂”。因技艺高超,竟被当做陈鸣远的作品为故宫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所收藏,直到几十年后他为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紫砂藏品做鉴定时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的作品。这一时期可以说是顾景舟制壶生涯中一个最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他接触到了一大批古代名家的珍品,他每遇历代名作都反复揣摩,悉心研究,吸取并掌握了中国陶艺的博大精华。“这一经历是造就今日顾景舟壶价值地位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也奠定了他的大师地位。”刘殿兴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600646", "1", "-1",event);"-}国嘉{-/span-}德瓷器工艺品部经理陈林林表示,今年秋拍嘉德在紫砂拍品甄选上偏重文人壶。“紫砂本身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紫砂也因文人的参与更具文化附加值。”顾景舟的作品受人追捧与热爱,首先与作品本身工艺精湛有关,但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顾景舟不仅自身注重人文修养,而且与诸多艺术家、文化名人合作,其许多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当代的“文人壶”,作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还有一个因素也不能不考虑,“顾景舟今日地位的巩固,其实从某种程度说也是因为他的徒弟都已成名,自然会架高师傅的地位,比如徐汉棠、高海庚等”。不可否认,顾景舟对制壶工艺和流程的细化、紫砂文化的理解、紫砂壶的鉴赏方面都有研究,将紫砂从实用的商品提升到了艺术美学层面。{-/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顾景舟稳居高位,其艺术市场的地位能否被复制?今年匡时紫砂专场上的黑马何道洪所作“大涵壶”与“三色松竹梅提梁”分别以782万元和770.5万元成交,不仅成为该专场的冠亚军,而且纷纷打破其作品之前的拍卖纪录,成为如今何道洪最贵的两件作品。此外,何道洪的“三色绿梅”以408.25万元成交、纳洪智“提梁壶”也取得207万元的成交价。{-/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紫砂的生命在于人文与艺术的结合,更在于其独有的适用性。”傅钢对紫砂壶的收藏向来主张看壶说话,收藏紫砂器,主要看重泥料、做工、韵味、窑烧,很少看作者。“因为作者的信息往往会助长市场炒作的风气。”傅钢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keyword---}{-!--/keyword---}行情{-!--keyword---}{-!--/keyword---}延续{-/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老壶更有升值空间{-/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从目前的市场看,现当代大师壶已经达到一个价值高位,且征集不易。而老壶价格偏低,因此传是今年首推的紫砂专场率先将征集重点放在老壶上。”北京传是瓷杂部经理沈斌表示,在传是首推的宜兴紫砂专场,汇集了近现代紫砂名家的作品。近代名家包括邵大亨,江案卿、王东石等。其中邵大亨是清朝嘉庆年间的制壶大家,是继陈鸣远之后的一位大师,做壶以简练著称。{-/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11秋拍嘉德的“紫泥清心宜陶古器遗珍”古代紫砂专场总成交额达到2433万元。其中,海外回流的杨彭年制"桑连理馆"款紫泥扁石壶”以195万元成交。该壶被藏家评为“文人壶之圭臬”,且流传有序,经民国上海收藏大家庞元济珍藏,并着录于庞氏自录藏品集《虚斋名陶录》。北京匡时秋拍古代紫砂器专场总成交额达2123万元。其中,清“乾隆描金山水诗文四方壶”,从180万元的起拍价开始,拍价一路扶摇直上,经过多轮的竞价,最终以356.5万元成交。清中期的两件作品,“段泥彩绘花鸟湖石图笔筒”及杨彭年、钱杜合作的“合欢壶”分别以264.5万元和212.75万元成交。{-/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北京匡时当代工艺品部经理杨琣认为,目前市场中新壶市场价格远远领先于老壶的价格,主要原因是老壶鉴定门槛较高。一些业内藏家、资深行家也反映,老壶无论从审美价值、历史价值以及应该有的价格来看,都应该比新壶高。如邵大亨是顾景舟最推崇的大师,而其所制壶的价格现在只是顾景舟的1/3,从数量上来说,邵大亨的壶是顾景舟的几十分之一,量非常少,这对老壶的出处来源要求更高。有时候东西很好,但是没有清晰的流传来源,藏家多不敢出手。{-/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老壶真伪鉴定绝对是一道门槛。”张瑶涵表示,很多人认为,越老的泥壶,造型、制工、泥色越完美,实际上,明清老壶,从总体上说,泥料的质地和技艺功夫,是“明”不如“清”。此外,民国时期,仿古之风盛行,因此,那时流出许多明清老壶仿品,由于年代已久有些则“以假乱真”,鉴别难度阻碍了其市场的发展。{-/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商报记者 姜琳琳/文 藏家/供图{-/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