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艺术市场 “自画像”缘何备受追捧
发布时间:2011-06-28 01:00:30
来源:人民网
[评论:2条][点击:246]
{-p align="center"-}
{-img alt="海内外艺术市场 “自画像”缘何备受追捧"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513c8ba5-6603-47ec-b9af-562146c45b25.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
{-span style="font-size: 12px"-}潘玉良的《自画像》{-/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古今中外,很多画家在从事艺术创作时会画一些自画像,在海内外艺术市场,画家的自画像历来是藏家追逐的重点。1998年美国纽约市场上曾出现过凡高的一幅《没胡子的自画像》,吸引了全球大藏家的极大关注。据悉,凡高一生很少拍照,却画过几十幅《自画像》,但他的自画像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达方式。这幅《没胡子的自画像》在拍卖时受到热烈追捧,最后拍出了7150万{-!--keyword---}{-!--/keyword---}美元{-!--keyword---}{-!--/keyword---}的高价,当时跻身于十大排行榜之列。{-/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香港和国内拍卖市场上,名家自画像同样受到藏家的青睐。2005年香港佳士得推出了著名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自画像》,结果藏家争夺相当激烈,以964万元被人买走,此价创造了潘玉良作品的市场最高价。2008年中外合资的阳光艾德推出的陈逸飞《艺术家与众多美女》格外引人注目,画面上,陈逸飞与众多美女在一起。有关专家认为,这是陈逸飞最重要的作品,并在他所有作品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之所以有这样的评价主要是这幅画是陈逸飞的自画像,而陈逸飞一生只画过两幅。在创作手法上,陈逸飞采用了大色块平涂,这是他在绘画艺术语言上的新探索。经过各路买家的激烈竞投,最后以2408万元成交。{-/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中国画画家中,有的画家对自画像也情有独钟,最典型的当推享誉国际的绘画大家张大千,他的人物画先学唐寅进而效法赵孟頫、李公麟等诸家,得其神髓。因而他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潇洒透逸。张大千一生画过许多幅自画像。2004年香港佳士得曾觅到一张张大千的精心之作《自画像与黑虎》,画中无论是大千还是黑虎的形象,身形兼备,栩栩如生,是大千难得的精品,拍卖时,各路买家竞投踊跃,争夺激烈,最后以422.27万港元成交。{-/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从上不难发现,画家的自画像作品要明显高于画家的其他作品,究其原因主要是自画像的附加值高。这些附加值突出地体现在4个方面:首先是自画像能真实地记录画家的形象和特点,比如凡高的自画像画出自己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可以说,每一幅自画像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一点恐怕是众多藏家对自画像感兴趣的原因之一。{-/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其次,自画像的题材十分特殊,尤其是中国画画家一般很少画自画像,画家画自画像往往十分用心,加上画家对自己十分了解,很容易抓住自己的特点。还有的画家画自画像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或是表达自己的理想。因此,就整个绘画题材看,自画像的题材属于稀有题材。{-/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第三,自画像的数量一般在画家一生中的作品中占极小比重,即使像凡高一生画了几十幅,在他存世作品中仍然占很小的一部分。由于数量稀少,自然会吸引众多藏家的极大关注。俗话讲“物以稀为贵”,据悉,在藏界有藏家专门收藏名家自画像。所以,名家自画像在市场上获得高价也就在情理之中。{-/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第四,自画像是研究画家艺术和生平的重要原始资料,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所以,收藏自画像是很有意义的。{-/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人民网){-/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