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当代艺术市场冷热悬殊
发布时间:2012-12-09 12:00:18
来源:羊城晚报
[评论:2条][点击:301]
{-p align="center"-}
{-img alt="点击图片分享到上海滩微博"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4eb9994b-0c83-4b3c-a4e4-920ee3efdbf8.jpg" /-}{-/p-}
{-p 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2px"-}杰夫 昆斯《郁金香》{-/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投资收藏{-/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朱洁树{-/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上月,苏富比香港秋拍,中国当代艺术遭遇“黑色星期天”,张晓刚、岳敏君、蔡国强等艺术家的作品纷纷流拍。然而,刚刚在纽约结束的两场“战后和当代艺术拍卖”却呈现了完全不同的结局。往返于纽约和伦敦的艺术经纪人尼可拉斯 麦克林以“供需之间的完美风暴”来描述苏富比和佳士得的两场拍卖。{-/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纽约秋拍经历了不温不火的“印象派与现代艺术品”专场之后很多市场评论家将责任推诿于“桑迪”的骚扰一周后进行的“战后及当代艺术专场”却给观察家带来了“惊喜”。10月13日,拍卖首先在苏富比打响,风卷残云般捋掠了3.75亿{-!--keyword---}{-!--/keyword---}美元{-!--keyword---}{-!--/keyword---},创造历年来苏富比在本专场的秋拍纪录。领衔的是7510万美元成交的马克 罗斯科作品《1号(皇家红和蓝)》(1954年),其原本估价仅为3500万至5000万美元。{-/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紧接着第二天,佳士得以一场更为喧嚣的拍卖会将市场气氛推至高潮。4.122亿美元的总成交额,同样打破了拍卖行在战后和当代艺术领域的纪录。去世25周年的安迪 沃霍尔作品金秋大甩卖,成果颇丰。他的《自由女神》、《马龙》分别以4376万美元、2370万美元成交,纷纷超过其最高估价。此外,成果斐然的还包括弗朗克 克莱因、利希滕斯坦、巴斯奎特、李希特等人。在{-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000819", "1", "-1",event);"-}有色金属{-/span-}雕塑《郁金香》(1995-2004年)以3370万美元破纪录的价格成交之后,杰夫 昆斯也成为继李希特之后第二昂贵的在世艺术家。{-/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艺术市场分析者近来不断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理由解读当代艺术市场的羸弱,据统计,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全球当代艺术品拍卖收入减少了6%,降至8.6亿{-!--keyword---}{-!--/keyword---}欧元{-!--keyword---}{-!--/keyword---}。此番纽约的拍卖却提供了出人意料的另一种结局。{-/p-}
{-p style="text-indent: 2em"-}
Artprice网站最近发布的《当代艺术市场2011/2012》报告也许可以解读一二。目前亚洲是全球当代艺术品需求最大的市场,销售额占全球的43%,在亚洲国家中,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当代艺术市场,占全球拍卖收入的38.79%。尽管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专场的拍卖业绩有所下滑,但实际上,亚洲收藏家并未削减他们的购买,只是将目光转向了欧洲和美国。据佳士得统计,注册参加纽约和伦敦拍卖的亚洲客户数量已上升了31%。而此次两大拍卖行秋拍,就有中国买家抱回了一件利希滕斯坦的作品。{-/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一些市场分析人士相信纽约秋拍的结局对于即将在香港举行的亚洲现当代艺术秋拍是一个利好消息,至少能够大大鼓舞市场的信心。但从苏富比和佳士得的做法来看,两大拍卖行也在适时地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格局进行调整。一方面是在地区上,除了中国内地艺术家 ,兼顾亚洲其他国家地区艺术家的作品,今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韩国、日本、中国香港艺术家的作品就占到22%的比例。另一方面,从风格上来看,两大拍卖行也已从专注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泼皮、卡通艺术等风格,扩展到抽象等领域,并包含雕塑、摄影、装置、版画等各种类型。{-/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当代艺术市场的多样化发展,是其走向成熟健康,规避单一化炒作的必然途径。{-/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