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涛:槌起槌落说拍卖师
发布时间:2012-07-24 03:00:00
来源:
[评论:2条][点击:241]
{-p align="center"-}
{-img alt="季涛:槌起槌落说拍卖师"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5a1c4d5e-b3c7-4999-8c9f-66fd388baef4.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
{-span style="font-size: 12px"-}季涛先生{-/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 文︱本刊记者 张宗全{-/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中国拍卖师圈子里,季涛先生绝对算是一位多面手。他身兼多重角色,是一位优秀的职业拍卖师,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学者,他的专著《拍卖师主持教程》、《北京拍卖史话》,以及参与编写的《拍卖通论》、《拍卖经济学教程》、《拍卖师主持教程》成为许多立志成为拍卖师的青年一辈的必读之作,同时他本人还是北京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参与公司运营管理。且看对于中国拍买、《拍卖法》有着全面接触和精深理解的季涛先生如何看待拍卖师这份职业。{-/p-}
{-p style="text-indent: 2em"-}
Q & A{-/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 TopFloor{-/p-}
{-p style="text-indent: 2em"-}
J= 季涛 先生{-/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 拍卖师日常工作是什么?如今人数有多少?{-/p-}
{-p style="text-indent: 2em"-}
J: 可以将拍卖师划分为资产和艺术品两大类。资产拍卖的领域是公司股权、房产、采矿权等方面;而艺术品拍卖领域的拍卖师,既主持春秋季“大拍”,又有日常“小拍”。目前,主持资产的一般就只专注做资产,不涉及文物艺术品;而主持艺术品拍卖的还会进一步细分,为“大拍级”和“小拍级”两类;也有少数高手,可以在资产与艺术品之间跨界主持,甚至在“大拍”和“小拍”之间来回换“场子”!自从1997年开始拍卖师考试以来,拍卖师队伍逐渐壮大,目前已经有10400人。{-/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 如何成为一名拍卖师,又怎样衡量拍卖师的优劣?{-/p-}
{-p style="text-indent: 2em"-}
J: 每年十月份参加中拍协组织的专业考试,合格者即可成为拍卖师。至于衡量标准,我认为有三点:一是,出众的主持和控场能力;二是,广阔的知识面。因为拍卖会涉及各行各业,地产、汽车、手表、古玩等等知识都要知道;三是,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 您怎么看待全国土地招标拍卖挂牌主持人资格考试?{-/p-}
{-p style="text-indent: 2em"-}
J: 国家不应该在拍卖师考试之外,再出台这样一项考试。这门考试在报名上有严格限制,很像是部门内部考试。国土资源部这样做是在排挤拍卖企业,以达到垄断土地拍卖的目的。土地拍卖对民生乃至对政局稳定的影响都很大,也始终是业内关心的部分,如果未来修改《拍卖法》,我们将会极力争取。如果土地拍卖这一块可以放开,让更为专业的拍卖企业根据法律合同的精神,通过商业化去运作,可以解决很多权钱交易、暗箱操作的问题,运作效率也会好很多。但也要看到一些政府官员插手土地拍卖,从中可以获得的“肥肉”太多,短期内放弃,实为不易,一切还需要时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 您刚刚提到了修改《拍卖法》,能展开谈几点吗?{-/p-}
{-p style="text-indent: 2em"-}
J: 1997年出台的《拍卖法》为政府、为构建完整的法律体系做出了很大贡献。它解决了海关、司法等部门大量罚没品,或者破产企业的抵押物挤占的大量资金,无法兑现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它遏制了腐败和权利寻租。在拍卖法尚未出台前,一些手握权力的官员,随便找些熟人,以极低的价格把东西处理掉,让国家蒙受了很大损失。所以,《拍卖法》的地位、贡献值得肯定。{-/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现在的问题是,一部法律无法涵盖所有的情况,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比如说网上拍卖等等,这部分法条需要补充。另外,一些法条需要细化。艺术品拍卖中最为外界诟病的是《拍卖法》第61条,即“拍卖不保真”。我要说的是“拍假”无法杜绝。这是由文物特性决定的,没有人可以跳出来说我从没看走过眼,或者说这件文物100%保真,文物圈子里解决不了、无法定性的事,你让《拍卖法》怎么解决?最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是出台一些规定让拍卖企业承担更大的责任,比方说,细化合同,比方说让拍卖企业在预展、做图录的时候,把存疑的拍品用“仿”、“款”,或者就写辨识不清等等,明确标出来,让买家自己去选择。{-/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 西方拍卖师是如何执业的?与之相比我们有差距吗?{-/p-}
{-p style="text-indent: 2em"-}
J: 主要的欧美国家没有出台过专门的《拍卖法》,所以在操作流程上和我们有不少区别。他们的拍卖师不需要经历全行业考试,多是业务出身,先是精通某一块,再兼职做拍卖师,这样就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是,在拍场上他们对拍品的把握会更好,拍品的价值、价位都了然于胸;二是,拍卖师本人和台下的买家很熟悉,知道他们的心理价位,可以提升成功率。而我们的拍卖师多停留在现场主持阶段。他们在专业能力、知识储备方面略有欠缺,很多情况下他们自己都不理解拍品背后的价值,对台下买家的心理价位,也不慎了解。{-/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 如何看待在拍卖师中广泛存在的“走穴”现象?“走穴”一场的费用大概是多少?{-/p-}
{-p style="text-indent: 2em"-}
J: 09 年,中拍协出台了《关于加强拍卖师监督管理的规定》,对于“走穴”、“挂证”有着明显的限制。从去年开始,有所放松,但是以个人名义,私下“走穴”依然不被容许。拍卖师必须事先获得所在公司的同意,以拍卖公司间借用人员名义的方可以实现流动。实际上,除了嘉德等几家公司不许自己的拍卖师“走穴”以外,大部分的拍卖公司是容许的,同时也它们也需要外聘“走穴”拍卖师,有的甚至不惜将自己的注册拍卖师雪藏。因为“走穴”者都是业务骨干,有着成熟的主持风格,对于邀请公司而言,省事、省钱、主持失误性小,但不足之处在于,公司的一些经营秘密、操作技巧、客户群等会暴露在外请拍卖师面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主持一天或一场拍卖会的出场费在2000 元到5 万元之间不等,某些人或某些场根据合同不同也许会更高一些。出场费的差异主要在于拍卖师的主持水平经验、个人品牌地位、拍品价值、出场牌价等等综合决定。{-/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 拍卖师的收入怎样?{-/p-}
{-p style="text-indent: 2em"-}
J: 挣大钱的永远是金字塔尖的少数人。据我了解,拍卖师中只靠主持,四处“走穴”,年入百万以上,仅占到总人数1%—3%,全国可能也就几百人;如果不懂业务,光靠主持,月入3000—5000 元,懂业务能主持的,差不多月入6000—8000 元,这部分构成了金字塔的塔基,占总人数的70%—80% 以上;另外还有10%—20%,主持过一些大的专场,在业界内外积攒了一些口碑,月入1 万左右。总体上,养活自己不太成问题。{-/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 您是如何判断拍卖师这一职业的前景?{-/p-}
{-p style="text-indent: 2em"-}
J: 不能说方兴未艾,也不能说日薄西山,拍卖师队伍在正常、稳定的发展。当然,拍卖是个小行业,千军万马来的话也盛不下。如果觉得自己具备当众主持、把控节奏的能力。同时,对于学习有兴趣,乐于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就可以加入进来。我们不怕竞争,也不怕人多,拿到证可以做业务,做市场,做管理,不一定非要在场上主持,主持也只是拍卖工作流程中的一部分。{-/p-}
{-div-}
{-/div-}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