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收藏应该进入国际化
发布时间:2011-12-14 08:00:25
来源:南方都市报
[评论:2条][点击:88]
{-p style="text-indent: 2em"-}
面对方兴未艾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你是收藏、投资抑或仅仅观望?12月8日,“首届艺术品投资国际高峰论坛”在广州{-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000524", "51", "-1",event);"-}东方宾馆{-/span-}举行。来自内地、港澳台和海外的收藏界大佬、拍卖领域精英齐聚广州。其中包括泰康人寿{-!--keyword---}({-span class="infoMblog"-}微博{-/span-}){-!--/keyword---}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600646", "1", "-1",event);"-}国嘉{-/span-}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始人陈东升,北京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香港收藏家许礼平等,他们围绕“经济转型中的艺术市场走势分析”等议题,就中{-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08228","100","-1",event);"-}国艺{-/span-}术品市场的现状与出路进行深入探讨。{-/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建议:收藏可以往低端去{-/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就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大势,台湾“古玩教父”徐政夫率先发言。他认为中国的收藏应该开始进入国际化阶段。“国际化是趋势,也有利于我们在国际舞台争取文化上的发言权,没有国际化就没有今天中国艺术品在全世界的流行。”{-/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徐政夫同时指出,现在的中国拍卖市场变成资本市场,以前100万的东西现在变成一亿。陈东升就有一个典型的“神话”例子,“1993年,我在嘉德工作时,第一次拍张晓刚的一张油画4万元流标了,现在这作品在香港价值5千万。15年的时间,翻了一千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徐政夫建议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收藏可以往低端去,“比如菲律宾、印尼、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现在买他们的艺术品,可能在20年、50年后,就会出现印尼人跑到中国买他们国家的画的情况,就像我们现在到欧洲找犀角杯一样。”{-/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争议:撑不住了还是去泡沫化?{-/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谈到如何看待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嘉宾们的观点在圆桌讨论中产生了碰撞。陈东升认为目前的艺术市场“已经撑不住了”,他以中国嘉德三年内每年以一倍的速度增长为例,“嘉德今年总拍115亿,去年70亿,前年是三四十亿”,解释了艺术市场的泡沫化。“艺术品市场以经济为基础,一个健康的市场应该跟经济增长的速度、财富增长速度相匹配,超得离谱就会歇下来,所以今年就出现秋拍寒冷的现象。我认为(市场)已经够大了。明年起码有40%的市场份额下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广州华艺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亦菲不赞成这个说法,他认为现在的市场是在经过一个去泡沫化的阶段。“在今年几场秋拍中,苏富比、嘉德等所拍的艺术品的价格没有降下来,只是成交率低了,这也是一个艺术品市场真正成熟的起点。”张子康也认为这是市场成熟的过程,指出美术馆等机构的理性的投资和收藏有助于文化艺术品市场的规范,或者说促进这个市场的发展。{-/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