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雕塑的开拓者傅中望
发布时间:2011-07-25 09:00:43
来源:
[评论:2条][点击:144]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一个喧闹到要依靠微博来吸引和挽留住人们浮掠的目光和兴奋点的时代,历史的真实性似乎正在被当下各种资讯传媒的肆意而为所取代和淹没。越来越多的艺术活动和事件与媒体互为一体,艺术似乎只有依赖媒体才成为真实,而媒体似乎缺了艺术就变得毫无新意——在今天,人们无法知道是艺术成就了媒体,还是媒体挽救了艺术——艺术正越来越远离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线索,而被像媒体这样的外部环节所左右,一部艺术自身的历史竟然快要成了媒体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和传播的历史!{-/p-}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让我们穿过今天媒体的喧嚣和层层遮蔽,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真实语境中,回到那个中华大地上几乎所有雕塑都在执行各级政府的行政指意,都在努力保持造型语言的写实、通俗和逼真的时间维度里,去看几位年轻的雕塑家是如何冲破当时围绕在雕塑领域的种种左倾文艺思想观念的束缚,大胆地从西方先进的雕塑思想和中国优秀的传统空间意识出发,走出自己的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第一步的。{-/p-}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傅中望便是那个时代迈出第一步的为数不多的年轻雕塑家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的雕塑语言形态走出了单一的写实形体,走进了对雕塑对象进行结构主义语言分析的新的观念中。从对机器文明和宇宙意识的探索,转到对中国传统木器结构语言的重新发现,表明了他很快找到了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分析的中国方式,而且赋予了这种方式全新的艺术内涵——以木头为媒介,以榫卯为母语,以穿插为接点方式。这种源自中国传统阴阳五行哲学观的人造物与人造空间的结构法,强调顺应自然之力而得到一种稳定的结构和造型语言,而非如西方结构主义雕塑那样通过外力焊接或螺钉等来强行嫁接,因而更加具有尊重自然和与自然共生的艺术价值。{-/p-}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傅中望的雕塑创造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我们在随后这20年里看到了不少从榫卯原理出发从事雕塑、建筑和家具设计和创作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有些人甚至受到各种媒体的追捧和炒作,但是历史的这一页其实是由傅中望翻开的。或许,傅中望因为没有在艺术媒体和市场的漩涡中心北京而没有了今天当代艺术中雕塑明星的光环,但从上世纪80年代走过来的一代人是最清楚历史的轨迹,这种真实是不会因为急功近利的鼓噪而消失的,恰恰相反,潜心回顾和研究距今并不久远的历史,我们会获得远要比莫衷一是更加明晰的艺术线索和艺术方向。{-/p-}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今天的傅中望虽然身为一省美术馆的馆长,但是这些年他的创作依然在进行,而且思维和意识更加开阔,《打桩》和《轴线》这两个作品,与其说是静态物化的雕塑,毋宁说是一种活体的动态景观行为,但其中不变的是一种因势利导的正反守力和阴阳和合。{-/p-}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对傅中望这位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开拓者的评价,不仅是对他的历史贡献的守护,也是对今天当代艺术稳健基础的一种提示。{-/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