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票:为一本书雕刻(图)
发布时间:2012-01-02 12:00:41
来源:新金融观察
[评论:2条][点击:217]
{-p align="center"-}
{-img alt="藏书票:为一本书雕刻(图)"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7ff36f17-7ed4-4c1d-9a05-a4df46eb1ebf.jpg" /-}{-/p-}
{-p align="center"-}
{-img alt="藏书票:为一本书雕刻(图)"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48cc2b62-52fc-48d6-9423-87190084c751.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
{-span style="font-size: 12px"-}铜版版画《Rose》{-/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11年12月25日,在中国版画之乡天津塘沽,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览“艺术圣诞·艺术东疆”国际藏书票版画艺术收藏展在繁星之夜红酒艺术会馆举办。此次活动中共展出287件藏书票及版画作品,其中包括黄永玉、李平凡、赵延年、王颂、郭鉴文等国内知名版画家的杰出作品,也不乏出自欧洲顶尖级艺术家,如拜劳斯、阿尔宾·布鲁诺夫斯基等之手的佳作。细密的线条、精致的颗粒,搭配缤纷的色彩,一幅幅生动的美术形象跃然纸上。在活动现场,版画家悉心指导小学生们的版画创作,孩子们娴熟的刀法让在场的艺术家大为赞赏,作品所体现出的创造力也令人惊叹。{-/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对艺术的喜爱与追求是无国界的,展出的作品虽然“国籍”不同、风格各异,但都在方寸画纸之上将画作赋予浓厚的意境感和生命力,触碰出每一位观赏者极具个性化的内心感受。小小藏书票,是版画的浓缩、书籍的延伸。或许它并未获得国画一般的认知度,但无疑是绘画艺术中一朵惊艳的奇葩。{-/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藏入书中的艺术{-/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藏书票(拉丁文EXLIBRIS,英文BOOKPLATE)是书籍持有的标志,它的设计和制作围绕着“藏书”的要求,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身的特点。藏书票艺术起源于欧洲,15世纪最早在德国流行。起初,藏书票仅限于版画家自己藏书使用,后来发展到为别人创作。普通爱好者也可以自己设计好图案文字,请别人制版印刷。因为其精美而珍贵,也被称作“纸上宝石”“版画珍珠”。藏书票的民族特色和个人艺术风格鲜明,欧洲的藏书票花纹华丽,色彩浓厚;日本的藏书票则采用浮世绘版画技法;美国通常用抽象形象装饰藏书票。自产生以来,藏书票的表现形象与表达风格就丰富而绚丽,显现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基因,独具艺术魅力。上世纪30年代,藏书票艺术传入中国,以浓郁的民族气息成为世界藏书票文化中的一大亮点。藏书票研究者卞红告诉新{-!--keyword---}{-!--/keyword---}金融{-!--keyword---}{-!--/keyword---}记者:“如同国外的藏书票多表现西方文化,像《圣经》中的人物、故事一样,中国的藏书票也成为民族文化的微缩景观。"门神""24节气"等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形象或事物一直很受藏书票创作者的青睐。”{-/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藏书票虽小,却以小见大,方寸传情。一张藏书票,或许能回忆历史,讲述故事。藏书票用抽象、含蓄的形象启人遐想,突出画外求画的艺术效果。此外,藏书票还具有交友功能,它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藏书票爱好者交织在一起,成为挚朋好友。"很多时候藏书票都是用来交换的,通过这样的互通有无,既能够实现艺术的交流,也能起到爱好者或收藏者之间的沟通作用。"卞红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宝石”未火{-/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藏书票不仅可以增加书籍的珍贵性,提升藏书人的品位,还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如今,藏书票收藏正悄然兴起,创作者也更加注重藏书票的艺术含量而减弱其实用功能,画幅增大,题材广泛,内容充实,更加适合欣赏和展览,也提升了其收藏价值。{-/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藏书票的收藏价值,在于它是版画家悉心设计并亲手制作的微型版画原作,而且印数有限。在藏书票下方,用铅笔依次签有总印数及本张书票的序号、作者姓名和制作年代。藏书票还能记载和反映不同时代人和社会的精神面貌,给史学家、文化艺术家及版画研究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据卞红介绍,藏书票艺术目前在东欧最盛,在中国还相对小众,并没有很多人了解藏书票的艺术和收藏价值,也没有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就具体收藏价值而言,必然是名家的作品更胜一筹。现在很多人收藏朱利安的作品,因为他的作品细致到让人无法想象是刻印出来的,在国际上获了金奖,收藏价值就更大。此外,套系作品比单张要珍贵,所以也有不少收藏者乐于通过各种途径将某一套系的藏书票集齐,以保存其完整的艺术表现力和收藏价值。”卞红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精致的版画明珠{-/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版画艺术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产生于1958年的塘沽版画,经历了坎坷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巅峰,成为塘沽地域文化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藏书票可以看作是小型版画,其工艺十分精细,创作工程的艰辛也往往令人难以想象。版画种类很多,塘沽版画以木版为主。”著名版画艺术家周志清向新金融记者介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作为塘沽最具代表性的版画家之一,周志清在多年绘画创作的路上,体会过灵光一现时的喜悦,也品味过内心惶惑时的苦恼。“我自己推动并发展的拓印版画,在这十几年间走走停停,如今得以结集出版。虽然无论是版画还是藏书票,了解它们的人还并不多,但就艺术价值而言,发展前景还是值得看好的。虽然一张藏书票一般不超过十公分,但它从设计到制作过程的复杂程度绝不亚于一般意义上的绘画,甚至会凝聚更多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态度。”{-/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近几年,塘沽版画整体创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但新作品的数量依然相对较少。“这可能是由于版画创作者年龄的限制以及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学习版画的年轻人还是不多,群体性差,后继缺乏令版画的发展不容乐观。”周志清显得有些担心。{-/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版画被习惯性地看做“小画种”,藏书票也被视为“小情趣”,多年来并未获得大力发展。与处在“云端”的国画、油画相比,藏书票版画似乎被边缘化,处于低谷。但在周志清看来,其艺术价值会如同美酒一般,日久发酵,醇香四溢,发展前景乐观。{-/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