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收藏
发布时间:2012-11-12 09:00:06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评论:2条][点击:162]
{-p style="text-indent: 2em"-}
“盛世收藏”,格言也。如今收藏热如火如荼,世人趋之若鹜,故有人曰:“全民收藏”。{-/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由于淘宝者众多。古玩街、旧货市场在全国各个城市兴旺发达,市场主办方盆满钵满,乐不自支;{-/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由于收藏门类五花八门,“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于是乎形形色色“鉴定机构”、“鉴定家”纷纷粉墨登场且收入颇丰;{-/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由于收藏家(者)求知若渴,各类媒体的“鉴宝”节目遍地开花,吸足眼球(当然也挣足了广告费);{-/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由于“收藏”在社会上形成气候,对各类收藏品需求旺盛,造假、贩假、拍假者也乘势而上,从而也大发横财。{-/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拉动内需促发展呀!{-/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然而,曾有人说过:“现在是百分之九十五的人,花了百分之九十五的钱,买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假货。”高人高论! 我不自量力,企图狗尾续貂,枉加两句:“百分之九十五的藏家梦想以收藏发财,花了百分之九十五的钱,买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假货,养了百分之九十五的造假、贩假、拍假者及昧着良心的鉴定家。”{-/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怎么说?我认为,首先,“收藏”本应该是一种“雅玩”,即“业余爱好”。这种爱好有长知识,养心性,交朋友等等都有益处。因而是有钱、有闲、有眼(专业知识)的人的一种奢侈的“{-!--keyword---}{-!--/keyword---}消费{-!--keyword---}{-!--/keyword---}”行为。通过“收藏”发财,不应该是目的。尽管有种种传说中某人某时因收藏某物而大发其财的故事,我想,除文物贩子之外,真正的收藏家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轻易忍痛割爱。我听说过“收藏品是最后进家门,最早出家门的东西”。即:生活无忧了,才买点“古玩”玩玩儿——为藏而收。但遇到难处急需用钱了,最先想到的是将这些“玩物”换钱救急。很有道理!我也听说过某大收藏家为了保护一件珍贵文物不惜卖掉一所房子的故事,为国而收。那气度比“貂裘换酒也堪豪”又“豪”多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但见今日之收藏,其情形大变了。绝大多数藏家的收藏目的已经不是“雅玩”了,而是为了赚钱了。那么收藏就不再是消费行为,而成了一种经营方式了,所谓“淘宝”也不再是“为藏而收”,而是“为卖而买”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这种变化无可厚非。商品社会吗,人们可以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追求财富。但关键是看自身有没有通过收藏发财的条件。有知识、有财力、有胆量,当然还要有机遇的人可能通过收藏发财,然而在“全民收藏”的热潮中,裹挟着为数不少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起码是条件不全面)所谓收藏家。说句难听的话:您就凭那点连《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都不知道的知识底蕴,仅仅看过几本拍卖图录就敢拿“收藏”做买卖?勇气可嘉!您不当冤大头谁当呀?我还真陪着懂行的朋友去过几个“收藏家”的府邸。这些是倒过几车媒老板、吃过几天瓦片儿总经理、已经下了海的前公务员的“藏珍楼”,开了眼了!朋友看完后私下跟我说:基本上是“百画争赝”、“恶罐满营”。{-/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既然收藏的主流是做生意了,那么收藏家们的收藏行为就是经营行为,就要尊重市场法则。而市场法则中很重要的一个规律就是供求关系。现在是“全民收藏”,也有人估计有7000万人,其中收藏艺术品的又占多数(热门),这可是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呀!而我们祖宗留下的那些不可再生的玩意儿就有那么多,现代艺术品的大家的作品也不是像工厂那样能够批量生产。不是曾经有过一个“细水长流”的政策吗?说明文物艺术品是“细水”。而要把“细水”变成“洪流”就出现两种情况。{-/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一是,“炒”。市场上特别是拍卖市场上“熟货”占了很大比重,而且天价频现!要知道,草根藏家想拿收藏做买卖,大亨们更想投资文物艺术品赚钱,而且多是追求暴利,财大者气粗,一旦资本控制了市场,草根藏家只是这座金字塔的最底层,也只有受骗上当或望洋兴叹的份儿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二是,“仿”。庞大的需求给造假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既然大家都拿藏品做投资,藏品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没有了朱砂,红土子为贵”!投机者必然在造假发财上动的心思。加上那些二五眼、三脚猫的藏家见利不见害,成天想着“捡漏”。假货,特别是像模像样的假货怎么也能蒙出手。他们何乐而不为呢?{-/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我在一篇题目叫《赝的自白》的调侃文章里有一段话:{-/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当人类刚刚吃上窝头就想发财的时代,我们某一代老祖母被一个叫“钱”的小子强暴了。正是这种罪孽的结合,后来她的后代身上就有了新的基因。不仅有一股挥之不去的铜臭味,我们繁殖力也以几何级数地增强。因而形成铜器、玉器、瓷器、书画、钱币等赝品大世界。总而言之一句话,你们古人和今人所能创作出的艺术品、收藏品我们就可以无所不“赝”!{-/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如影随形”这个成语太好了,你们的作品是形,我们“赝”就是影。你们有什么形,我们就有什么影。你有一个形,我们就有很多影。你的形越是光彩夺目,我们的影越给你发扬光大!就那拿齐白石老先生来说,众所周知,他是一个高产的画家,但终其一生,他老人家的画作总是有数的,而我们作为他作品的影子却是无限的。不信您就去各地古玩书画市场、古玩街、拍卖行去看看。”{-/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还是那句话,收藏是“雅玩”。如果一定像玩儿股票那样想“一夜暴富”,也得留神像玩儿股票那样“一夜白发”!可以断定:百分之九十五一门心思想通过玩儿收藏发财的人的美梦难以成真。你信不信?反正我信!http://auction.artron.net/{-/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