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那些重要的红色藏品
发布时间:2011-07-04 09:00:38
来源:
[评论:2条][点击:196]
{-p style="text-indent: 2em"-}
(记者 肖妤倩)一群共产党人在风雨飘摇的年代赴汤蹈火的故事正在上演,甚至有人说,“《建党伟业》的票房不到8个亿不下档,”这是在建党90周年之际的一句话。{-/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电影红色,收藏亦是如此。{-/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新疆的哈巴河县,艾尼、图斯甫汗和苏巴洪作为新疆美术协会的三位画家带着他们的画作参加“建党90周年油画展”,一幅幅民俗风情诠释了改革开放之后,哈巴河县的变化;在首都,相同题材的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靳尚谊的《瞿秋白》,罗工柳的《前仆后继》,胡一川的《前夜》,一一呈现……{-/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类似展览铺天盖地般袭来,用新语言将红色收藏推到了极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开国大典{-/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949年4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命令,当晚,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以此为背景的油画《占领“总统府”》出自陈逸飞之手。是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如期举行。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正来源于此,《文史春秋》曾于2006年第四期揭露过《开国大典》的修改内幕。{-/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的《开国大典》被37岁的青年画家董希文接手了。他擅长革命题材和人物画,是国家文物局规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师之一。{-/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董开始研究开国大典的电影、摄影、图片资料,发现一个不合乎自己想法的现象:资料里的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不在一个图景中。董冒出了一个点子,新中国开国领导集体与广场群众同处一画方是正道,这个念头让他打破写实的限制,按自己的理解进行构图。{-/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他的女儿董一沙说:“《开国大典》动笔以后,父亲常常没日没夜地画。那时,他抽烟抽得很多,没半天工夫,烟灰缸就满满的了。在他画得入神的时候,喊他吃饭,都听不见。”{-/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被打倒。革命博物馆通知董希文将画面上的刘少奇去掉。1972年,“中央文革小组”将董希文从干校调回北京,要求他重画此画,此时董已是癌症晚期。“文革”后期,又有人提议抹掉林伯渠(1945年以来的政治局委员)。因董已去世,画家靳尚谊接手,靳不忍修改原作,重新复制了一幅。{-/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粉碎“四人帮”后,刘少奇昭雪,中国革命博物馆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但董的原作因在“文革”中的大刀阔斧的改动,难以恢复原貌,董的家属也不同意原作的再度修改。博物馆委托靳尚谊修改,因靳忙于他事,北京青年画家阎振铎、叶武林接手,并将刘少奇和高岗重置于《开国大典》的复制品画上。{-/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至此,《开国大典》得以恢复原貌。如今,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上,董之真迹版《开国大典》终于面世。{-/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经典不断{-/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09年10月,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播出了60年新中国文物挖掘与保护的连续专题之“国之重器”,谈及当年邀请画家画现代史上的重大题材时,屏幕上只播出了两幅画面:一幅为《延安火炬》,一幅为《转战陕北》。接近尾声时出现恢复了高岗形象的那幅《开国大典》。{-/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959年,《延安火炬》出自油画家蔡亮之手,蔡于1955年参加了由苏联油画家马克西莫夫主持的油画训练班,技法和思想上得到不少长进,《延安火炬》即是那时的代表作,画面以深沉的背景将延安军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的欢乐淋漓呈现。{-/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是年,石鲁应邀去了北京,为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历史题材的作品,一个是《转战陕北》,另一个是《庆祝抗战胜利》。{-/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石是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年轻时曾只身赴延安参加革命,枣园星灯、山巅塔影、皇天后土、古塬狂飙成为主要的创作题材。世人常以“野、怪、乱、黑”四字形容其造诣。《转战陕北》当属石在艺术创作第二阶段的突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彼时正值建国十周年,众多画家云集北京,石的这幅《转战陕北》出位了。它打破常规,以山水为主,将毛主席和他的警卫置身于山水间很小的位置,以纪念碑似的山水衬托毛主席一览众山小的革命胸怀。{-/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文革时期,《毛主席去安源》成为世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一度发行9亿多份。其作者只是当时一位24岁的在校学生刘春华。1967年,正值北京筹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展,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就读的刘被选派参加展览的筹备,他被分派了一项艰巨的任务:画一幅反映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是年7月,刘来到安源煤矿体验生活,他采访老工人,从中了解到毛主席多次来安源的情况。建国18周年前夕,《毛主席去安源》大幅油画以集体创作、刘执笔的方式问世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毛泽东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进行过细细勾勒:稍稍扬起的头、稍稍扭转的颈部、紧握的左手、挟一把雨伞的右手……{-/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967年10月1日,该画在中国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展览中首度与群众见面。{-/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安源人民对此画更是期盼。1968年7月11日《人民日报》在报道中描绘安源人民的幸福:“7月8日,是安源矿工们最幸福的一天。这一天,工人们日夜渴望的《毛主席去安源》的油画运来了,安源煤矿革命委员会连夜举行了授画仪式,矿工们手捧这幅革命油画……表决心、立誓言: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紧跟毛主席干革命。”{-/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同年10月1日,北京的文化工作者将《毛主席去安源》巨幅油画装上彩车,与八个“革命样板戏”造型一道,缓缓通过{-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00028","100","-1",event);"-}天安{-/span-}门广场,该画作从此家喻户晓。{-/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中,更多红色经典油画最近得以亮相。靳尚谊《瞿秋白》,沈嘉蔚《红星照耀中国》,唐一禾《七七的号角》,侯一民《青年地下工作者》,闻立鹏《红烛颂》,肖锋、宋韧合作的《拂晓》……{-/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油画之外,徐悲鸿1949年创作的中国画《在世界和平大会上听到南京解放的消息》、张仃1949年创作的宣传画《在毛泽东旗帜下前进》亦是当时的代表作。{-/p-}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