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圈资本退潮?
发布时间:2012-12-28 11:00:59
来源:钱经
[评论:2条][点击:240]
{-p style="text-indent: 2em"-}
文/特约作者 苏佳 图/IC{-/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国嘉德2012秋拍在北京收槌,总成交额17.45亿元人民币,其中当代艺术板块成交一片惨绿。在嘉德发给媒体的通稿中,甚至只字未提“当代艺术”。与此密切相关的“油画雕塑”专场中,也是民国老油画和写实油画独撑危局。{-/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张晓刚作品《同志》,2007年曾以600万港元成交,今年秋拍,加价到520万港元也无人回应,流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岳敏君作品《后花园》,曾为当代艺术圈著名的大藏家余德耀收藏,估价800万港元至1200万港元,流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蔡国强的火药爆破纸上作品,2006年纽约佳士得秋拍曾以650万港元成交,此次流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2012年苏富比秋拍中,当代艺术、亚洲艺术作品成交率仅为72.55% ,为2009年至今的历史至低点;而在内地秋拍市场,10月31日举行的嘉德秋拍“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126件拍品最终成交80件,成交率仅为63.49%。明星艺术家作品大面积流拍,成交价格几近见底,往日光环不在,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用当代艺术“遭遇滑铁卢”来形容。{-/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如今,走在798的大道上,初冬的寒意让人不禁会打一个冷战,798的画廊做画展的周期变长,频率变慢,旅游的人虽然增加了798的热闹,但是一年卖不出一幅画的画廊不止一两家,越来越多的画廊逐步向水墨转型,曾经前卫的当代艺术似乎变成了烫手的山芋。{-/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经济大环境低迷,拖累“中国标签”{-/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12年10月7日,是中国艺术圈集体选择遗忘的一个星期天。当晚,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专拍上,贴有中国符号标签的当代艺术名家几近遭遇集体滑铁卢:或在泡沫挤干的低价位上不断流标,或以市场价30% 或更低的“白菜价”成交。资本雄霸中国当代艺术的“{-!--keyword---}{-!--/keyword---}黄金{-!--keyword---}{-!--/keyword---}八年”曲终人散。{-/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知名艺术品经纪人翟健民看来,谈2012年秋拍要先从春季就开始梳理。“每年拍卖{-!--keyword---}{-!--/keyword---}行情{-!--keyword---}{-!--/keyword---}一般看3月纽约苏富比,它是全年的一个行情指标。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行内分析不是很理想,表示后几个月的行情不容乐观。到了4月份的香港,苏富比卖得不错,带给买家一些信心,但是成交最高的3件拍品,买主是台湾人,内地的大买家参与不多,反映出内地买家的资金流变慢。5月份的香港佳士得,没有大东西,不过60%左右的成交率,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还是不错的。另一方面,佳士得卖得最好的那件冬青釉仿古铜的乾隆尊,以2000多万元人民币成交,两年前同样的拍品在纽约卖600万{-!--keyword---}{-!--/keyword---}美元{-!--keyword---}{-!--/keyword---},可以看出市场进入了相对冷却的时期。”{-/p-}
{-p style="text-indent: 2em"-}
99艺术网CEO杨凯分析,外部经济大环境是造成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表现疲软的主要原因,“全球经济大环境不好,艺术品{-!--keyword---}{-!--/keyword---}消费{-!--keyword---}{-!--/keyword---}能力肯定要受到影响,整个艺术品市场表现都会相对低迷”。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也认为,当代艺术在国内的收藏群体,主要为房地产、{-!--keyword---}{-!--/keyword---}金融{-!--keyword---}{-!--/keyword---}等机构里面的财富人群,更容易受到大经济环境的影响,“当外部经济大形势不好时,购买当代艺术品也必然受到影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查税风波,中止炒家“击鼓传花”{-/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今年,当代艺术圈最让人瞩目的就是艺术品查税事件。该事件中,几位活跃的当代艺术大佬均被请去“喝茶”, 这种突发性的恐慌,除了严重影响当事人本身之外,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大买家的心态也受到打击。虽然大部分当事人均已恢复正常生活,但经历了查税风波之后,大家还是不自觉地变得谨小慎微。{-/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海外回流的艺术品对内地拍卖行贡献显著,有拍卖公司人员透露,在书画和瓷器方面,能挣钱的艺术品基本上都是海外回流作品,曾创下中国近现代书画纪录的张大千《爱痕湖》就是嘉德于2010 年春拍前从美国学者手中征集而来的,“海外回流”俨然已成为许多拍卖公司的金字招牌。{-/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以前内地客户在香港向我们买东西后,我们会提供包括申报、进关、打火漆印直至送到府上等一系列服务,现在由于受到今年海关关税风波的影响,我们只能负责送到客户在香港居住的酒店,至于怎样带回国内则由客户各显神通。”香港知名艺术品经纪人翟健民说,这直接导致了其内地客户的流失。{-/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北京匡时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也表示:“从国外征集一件拍品,假设1万元底价,关税12%,等于1200 元,再加上17%的增值税就是1904元,所有税额总共3104 元。如此拍卖行佣金还不够缴税,等于白干。”{-/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有圈内人士分析,中国掀起的这场艺术品查税风波卡住了“洗钱行为”的脖子,也是当代艺术市场泡沫破裂的直接原因。更有业内专家直言不讳:现在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几乎成了传销市场,而不是健康的收藏市场,而传销市场的维持就必须有更多的资金进来才能进行下去。现在“天价做局”已经被查税卡住了脖子:假设拍卖场上成交价是1000万元,而实际上私底下的协议价格是200万元,但税还是要按照1000万元的成交价来缴,在这样的高成本下,恐怕谁也不愿再玩“击鼓传花”游戏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挖掘过度,市场潜力被提前透支{-/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是一个被过度挖掘和炒作的市场,艺术家们安安静静遵从内心所画的作品数量并不多,无法和近现代书画相比较。目前当代艺术市场中挖掘出的某些作品,甚至是艺术家大学时期所创作的作品,因此,艺术家作品的数量不足以呈现出近现代书画市场那样的格局。而为了单纯满足这个供求关系,难免会出现一些反复的“符号”作品,这样的情况,连陆续入场的投机客都普遍受不了了。其实道理很简单,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由于整体规模不大,一旦供大于需,市场必然就会回落。在西方,为什么安格尔随便一幅小画就能卖200多万{-!--keyword---}{-!--/keyword---}英镑{-!--keyword---}{-!--/keyword---}?因为他可以流通的作品有限。中国的问题是,从辛亥革命开始,没有人或者机构认真地把从古至今顶级的作品放到博物馆、美术馆去。但当国家富裕的时候,会有一部分作品进入美术馆、博物馆, 变成一个不可交易的作品,市场就会缩量。比如近现代书画中,6万张徐悲鸿作品,很可能只有6000张是真的,而当3000张作品进入博物馆后,另外3000张徐悲鸿作品就会变得相当昂贵了。{-/p-}
{-p-}
{-/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