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2012春拍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精品登场
发布时间:2012-05-17 09:00:00
来源:腾讯收藏
[评论:2条][点击:177]
{-p style="text-indent: 2em"-}
获佳士得商标授权的北京永乐将于6月5日在北京银泰中心柏悦酒店举行2012春季拍卖。永乐的现当代艺术部门将重磅出击,推出的重量级作品赵无极创作于1968年巅峰时期巨作《18.3.68》是此次春拍的最大{-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CELL.OQ","200","-1",event);"-}亮点{-/span-}。永乐还将首次推出老油画专题《百年遗珍——中国20世纪油画亚洲重要私人收藏》,以及周春芽的两幅代表作。此外 “美丽{-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600628", "1", "-1",event);"-}新世界{-/span-}”单元也将继续带来新锐艺术家的佳作。{-/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永乐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家王从卉表示,立足于艺术史,在当代的语境下呈现传统的美学复兴是永乐立足于国际艺术市场的根基。赵无极这件作品《18.3.68》正是在此初衷下的永乐本轮春拍的力荐,此外,老油画、写实及美丽新世界各单元也都会有精彩作品呈献。{-/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重点拍品推介{-/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赵无极,在其一生的创作生命里,在对西方绘画的材质及方法论的沿袭中,始终不断地在东方传统美学的延续和发展上寻求突破,在精神上回归中国传统艺术的人文精神,一步一步的实现中国与西方这两大古老文明在传承与创新间的激荡与融合。{-/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960年代中期对于赵无极来说,无论是生活上或是创作方面,都是变化强烈而频繁的时期,此时他将无处宣泄的情绪投入创作之中,进入到厚积薄发的巅峰创作阶段。艺术家在 1985年时回忆道:“我从 1935年画油画 ,到1964年-用了三十年才真正懂得油画自由的方法。”三十年间创作所积累的能量清晰的展现于巅峰状态的 1968年的这件《18.3.68》。不同于 60年代早期的作品,赵无极 60年代后期创作专注于以色彩与线条表现中国传统山水画总所隐藏的宇宙自然境界。观者在自由的抽象笔触间能体验到山峰岚气在千岩万壑间游转、烟云蒸腾、晦冥变化、风声飒飒、微风拂过水面掀起涟漪等等玄妙的自然力量。经过 30多年漫长的探索,线条从物象的轮廓、文字符号的刻画至抽象的情感挥洒,艺术家在此阶段的作品包含了最大限度的概括性、含蓄性、象征性、和诗意性,在无形中成为艺术家内在与生命轨迹的记录。{-/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8.3.68》正是在这一时期的典型作品。沉静内敛的深褐与迷蒙苍茫的灰白是画面的主体,空灵的青蓝浸晕其间,天地灵性跃然眼前。画面中部大面积的灰白表达暗喻中国水墨烟云翻腾,烟岚缭绕的山水景观。表现一种行云流水、舒展从容的大开大阖。黑、褐、灰、白的色调,呼应中国“墨分五色”的艺术趣味。纯净青蓝的色调,让人{-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00992","100","-1",event);"-}联想{-/span-}到近处水波的涟漪以及远方的层层山林,充分展现了中国美学中 “空灵”、“精粹”、“纯净 ”境界。{-/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8.3.68》在画面在结构上完全打破西方绘画的定点透视,空间规范。作品沿承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横向三段使空间分割,色彩及肌理的绚烂变化集中在画面中段,而留下画面上下{-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000055", "51", "-1",event);"-}方大{-/span-}面积的舒淡“留白”,该结构自如的把广远时空纳入画布,投射出大山大水的宏远时空,呈现无限宽广的空间感和超逸悠远的意境,从而表达了中国艺术的最高理想。{-/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8.3.68》同时展现了赵无极如何运用油彩、笔触、肌理发展为独特的表现方式。作品以中国水墨画的形式来呈现油彩,使油彩超越的了浓稠的单一视觉效果,而具备水墨媒材特有的千百种浓淡枯润。晕染化散的变化层次。画面中段,油彩最为丰富浓稠,在油彩皴擦之间,交迭着各种线条形式,或大起大落、或蜿蜒曲线、或铿锵一笔、一如中国草书、点、撇、按、挪等笔,展现牵动人心的运动态势。艺术家以排笔横刷,滴流,渲染等反复的手法实现线条的交错、断裂、拼合、跃动。油彩,在赵无极笔下,不再是厚重死实的物料,而是充满动感,韵律,如中国水墨的氤氲淋漓。油彩同时能显现光彩之流动、气势之生成,甚至表现强烈视线穿透感和空间层次。是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主轴和成就,既填补了中国传统山水画所欠缺的光影效果,也使油彩与水墨形式的互相融合,促进中国山水艺术、水墨写意历史性的新发展。{-/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8.3.68》这件作品创作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她之所以隽永、之所以撼动人心,不只是因为西方世界在其中看到了他们眼里的东方,或我们经由这些作品看到心中的西方。当此时全球化浪潮依然蔓延,赵无极的作品更引领我们回溯历经数千年逐步形成的悠久文明,在其中找寻到自我定位与文化依归。{-/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2)周春芽《青石》——传统美学的当下性{-/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当19世纪末期,西方绘画带着 500年来{-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RLRN.OQ","200","-1",event);"-}文艺复兴{-/span-}的光辉叩响了国门,中国的艺术家们就开始了在中西方迥然不同的绘画技法、美学观念、文化处境中探索融合的漫长历程。整个 20世纪中国美术史便是在中西艺术碰撞糅杂中留下的印记。{-/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下,西方体系在当代艺术中曾占据绝对话语权,政治与意识形态成为主要表达内容,波普及大众艺术成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被选择进入全球当代艺术的版图。在这样的背景下, 20世纪延续而来的中西艺术融合的探索在表面上似乎一度被淡忘与搁置。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将视野稍稍扩大,便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性仍然在当代艺术家们的血液中流淌,进入到他们的作品当中。无论是个性写意化的周春芽,随性自由书写的刘炜,还是以理性创字的徐冰或谷文达。。艺术家们对于东西方艺术融合的探索,或者说是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精神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回归从未停止过。{-/p-}
{-p style="text-indent: 2em"-}
90年代初,当周春芽从德国回国后,便一直在找寻一种方式如何在东方化的语汇中寻找到种契合自我气质的表现性语言,以此克服中西在文化语境和审美内涵上的差异。这时他开始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找思路。正如周春芽后来所回忆的:我一头扎进了中国传统绘画之中,开始系统的研究古代文人绘画,尤其是在元四家、八大、董其昌的图式形态中找到了我的兴趣点,这是我绘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我决心走一条出人意料的全新的路。{-/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石头系列就是周春芽这条路的起点。山石一直是传统中国画中的一个典型对象,是中国文人画的精神象征,承载着中国文人关于自然和完美人格的诸多理想。 1990年,周春芽的创作迈出了新的一步,石头开始成为他绘画的中心,一直延续到 1999年。在这 10年中,当同辈艺术家汲汲于反思社会、政治,周春芽却集中探索色彩、肌理、质感和造型,对绘画元素、表达形式的穷究,使他的创作达到另一深度。探索出一条以德国新表现主义的视点探索对中国传统艺术对象的全新视觉表达。{-/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周春芽自述:“我在创作“山石”的时候,正在研究文人山水画,我并没有像国画家那样在材质属性和图式形态上去理解,而是按照我的表现意图去寻找那些令我觉得陌生又能带来惊喜的东西,我在肌理和质感上花费了很大的工夫,近似于强迫症似的去捕捉和玩味那些潜藏在石头自然属性中的视觉因素,把这些东西强化、放大本就是形式,而视觉的呈现本就是内容。”{-/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对周春芽而言,中国传统艺术是强调写意、表达个性,然表现的是一个内向、幽雅静憩的群体性格,他的《石头系列》袭用德国新表现主义的视点,进一步强化中国传统的写意和个性元素;刻意偏离正统水墨柔淡纤弱的视觉质感,改用浓稠丰厚、鲜艳瑰丽的红色油彩去描绘传统山石,强调色彩的肌理的表现性。画面所见,他同时以繁复错落的造型结构改变了文人绘画扁平的视觉特性,堆栈锦密的笔法,使油彩呈现异常浓重的雕塑质感和繁密的肌理趣味,表达一种不常见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激烈、刺激情绪。{-/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创作于 1993年的作品《青石》( LOT 822)正是石头系列的典型作品。作品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留白方式,早期的画面简洁,背景大部分置空,突出了山石在传统美学上皱,漏,透,瘦的孤寂挺拔的精神象征。同时在用色上完全打破单色的水墨方式,周春芽的石头是彩色的。《青石》( LOT 822)色彩极为丰富,以深蓝及褐色作为整体色块,混杂着繁复多变的红,黄,白,绿相呼应,堆栈突出的肌理与薄厚的对比,或勾,或皴,或擦,或渲染的笔法尽显水墨意味。变幻的面与线,起伏于画面,以一种介于水墨大写意、新表现和抽象之间的风格转换了传统的中国符号,使其更具备激烈的情感与个性体验。{-/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周春芽一路从山石系列,绿狗,桃花,等系列走来,始终以他天才的技艺中直接流露着他所感悟到的生存乃至生命状态和情绪,从他对自己特定时期生存感觉的抒写中,可以读到他生命的信息。──栗宪庭{-/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同样以个人感受和自由表达为创作方式的另一位才情艺术家便是刘炜。不同于周春芽的传统写意加西方表现,刘炜对于传统的继承,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都显得更加自由自在,随心所欲。{-/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版画系出身的刘炜,向来讲究用纸,刘炜从学画就开始的对纸张的兴趣,始终是贯穿其艺术创作生涯的重要线索。纸张在于中国文化传统中承载着书写的不可预测性,而成为中国传统文人书画的最佳选择。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指向往往直指传统系统中倡导的最关乎人与自然、人与内心的精髓部分。──窦宏刚{-/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刘炜自始至终都和纸保持着一种长期的亲密关系,因此刘炜的纸上作品则异常的精彩纷呈。著名艺术批评家栗宪庭将刘炜定位成才情艺术家,才情和写意常常连在一起,这也是中国文人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征。。书法所以成为艺术,在于书写过程可以率意表现人的性灵,所以书写性是核心。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绘画,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媒介,它的标志之一,就是对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美学,做了在当代的语言转换,即在引进西方油画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写意的语言模式,写,即我刚才谈到的书写性,只是当代艺术中的意象化作品,表达的是当代人的生存感觉,没有了传统文人那种典雅的情调,倾向更直接、更露骨甚至不惜更恶心地表达当代人的无聊、压抑、滑稽、荒唐等生存处境。纸上作品《对象》( LOT 827)是典型的富有才情的刘炜风格。刘炜的书写性就是始终保持着独特的用笔 ──溃疡般和粘乎乎的繁复、琐碎能把一切现实的物体都化为腐烂和垃圾的用笔,正是这种用笔,才形成典型的刘炜式化神奇为腐朽的烂乎乎的风格。栗宪庭。作品《对象》( LOT 827)作品在纸上,或水墨,或堆积成团的废纸,描绘不知所云的对象,色彩笔触线条都呈现出随心所欲的书写性,荒诞的例如: 250%等符号提醒着我们所在的这个价值混乱,丧失了精神支柱的乱糟糟的世界。{-/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周春芽与刘炜,在同样的中国文化传统基因下,呈现着迥然不同的视觉表达与艺术观念,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在传统精神的诸多演绎中的不同探索中值得关注的个例。{-/p-}
{-p style="text-indent: 2em"-}
3)陈逸飞《等候演出(二)》-- 中国写实绘画的突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自1920年代末,以徐悲鸿为首的艺术家及教育家,通过办学展开了西方古典写实艺术教育。写实画风随着中国政治气候,在50-70年代,成为主流油画风格。中国第一代、第二代油画家,徐悲鸿、颜文梁、吴作人、吕斯百等人为创作拥有中国人文精神导向的写实绘画奠定根基。{-/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国第三代的写实主义画家其中大部份人成名于 80年代,大多亲身体验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环境变化。随着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社会多元格局渐趋形成,中国艺术坛也静静地孕酿着一场划时代的转变。触觉敏锐的艺术家通过创作,释放自我意识与个人思想,写实画派也产生出百花齐放的风格,更踏上了国际艺术舞台。{-/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浪漫写实主义居美上海艺术家陈逸飞情感丰富的创作,不论是江南风景、人物肖像,都成功地把中国写实油画推向了西方观众的视野,可谓是 80年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道桥梁。1984年{-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IDSA.OQ","200","-1",event);"-}美国{-/span-}《{-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NYT.N","200","-1",event);"-}纽约时报{-/span-}》( New York Times)与《艺术新闻》( Art News)杂志把陈逸飞的艺术风格评为“浪漫写实主义”。可见,陈逸飞作品孕含浓厚的内在情感,深刻打动、震慑观者的内心。{-/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通过“音乐人物系列”,我们可以了解陈逸飞是一位能洞察人内心世界,同时对外在氛围相当敏感的艺术家。陈逸飞“音乐人物系列”的成就在于他如何通过人物造型、光线、构图,带领观者从视觉转到触觉,感受音乐的和谐,以及赞叹人类拥有创造美的事物的才华,表现了艺术家追求美好事物之间的关联感,探求绘画与音乐之间内在的通感联系。{-/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结合古典及现代绘画语言艺术家运用精细的厚彩磨砂技巧把《等候演出(二)》( LOT 836)金色的头发,细致的肌肤、含蓄的眼神、闪烁的银饰耳环和织绣晚装描绘得细腻逼真。为了增加人物造型的雕塑感和立体感,艺术家更于脸部轮廓上细致的迭色。眼神、表情和肢体无疑是写实人物油画中重要的语言,是画作与观众交流、沟通的关键。陈逸飞舍弃描绘乐手的正面,刻意侧面描绘乐手,从而刻画人物微微低头,目光低垂,略显羞色却不乏自信的乐手形象。{-/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画作另一重点就是陈逸飞如何处理女乐手的肢体,艺术家深思熟虑地把古典写实的肢体语言与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抽象概念融合,如康丁斯基(Vassily Kandinsky)、马勒维奇(Kazimir SeverinovichMalevich)把人体、物像还原成点、线、面。陈逸飞以侧面的角度切入描绘,画中女演奏家吹奏短笛的右手臂和前臂优雅地形成直角,左前臂在后方形成斜线,短笛又成了不同角度的斜线,清晰明快,充满节奏。观者从视觉转到触觉,继而进入画作中,犹如置身音乐会一样,看到优美流畅的演奏动作,听见协调的音韵。{-/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黑色背景运用陈逸飞大胆地使用黑色背景,像西方古典写实油画,产生如戏剧场景般慑人的效果,使观者彷佛走进了庄严的演奏厅中。画作中犹如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对光线的掌握与控制,把如舞台追光般的光线洒在人物的脸部,突显了画中人物脸部轮廓、表情和优美的肢体线条,使画面拥有神话,宗教题材中肖像画般的庄严崇高之感,震慑人心。同时又如拉斐尔对于女性充满人文情怀的描绘,自然流淌典雅和谐、秀美的风格。另一方面,黑色背景抽掉了人为的时空限制,象征这种美好,这种和谐能跨越时空,甚至是永恒常存的。这个空白的背景与宋代人像中流白的手法互通,陈逸飞以“黑”代替中国水墨的 “白”,创造一个冥想的自由的空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重点收藏系列{-/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1)百年遗珍——中国20世纪油画亚洲重要私人收藏{-/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林达川,黄觉寺,俞成辉,谭华牧等人都是在中国美术史上独特的个例,他们的价值不是因为他们的显赫,而是由于他们的被边缘化。正是对这些寂寞的个体的研究才让我们窥见中国美术曲折向前的发展真相,看到艺术家在个人追求与时代扬弃形成的交集或落差中显现的真实的一面。{-/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20年代中后期,当中国顶尖艺术人才陆续留洋回国,他们带来了各自不同的主张与艺术观念,中国美术界呈现出百家争鸣,大师辈出的繁荣景象,开创中国艺术在新时代的全新气象。{-/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20世纪就对西画的学习与中国画的改良思潮在艺术界逐渐形成了两个不同主张的阵营。一是以徐悲鸿、颜文梁为代表的坚决引进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精神的主张。随着徐悲鸿等成为新中国美术教育的领军人物,其所主张的西方古典写实主义逐渐成为了中国近代美术发展的主流体系。与此同时,同样留法归来的林风眠、吴大羽等人,在受到西方现代派油画潮流的影响下,主张不局限于写实技巧,也看到了现代艺术、立体主义和印象主义等画风,把西画中连同线条、观念和色调等的特点加以融合,力倡中国画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得西画色彩、构图、造型等因素之长的崭新的中国画形式。主张更广阔的现代绘画语言与中国画的创新结合。{-/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由于20世纪下半叶种种历史,政治的复杂原因,一些远离主流写实主张体系的积极的变革者和身体力行者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渐渐被遗忘。于是,寻找“失踪者”,就成为现代美术史学兴味无穷的话题。从一生传奇坎坷的天才画家沙耆,到五羊城中形单影只的谭华牧,一生在中国美术教育体系中耕耘付出的黄觉寺,俞成辉,林达川,戴秉心等艺术家,都以自身的坚持与执着默默影响着中国美术界,他们都具备一种不怕孤独,敢于打破人云亦云的随同的精神,使其在强势的主流体系中仍然保有一种对艺术探索的新鲜与独特。{-/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通过“百年遗珍”收藏系列中的这些难得的作品,我们将重新拨开封尘的历史,看到属于他们的光华。使我们能看到一个更加完整的中国20世纪美术的视角。{-/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如果历史重新翻回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的广州,美术界的一定会热烈的提及谭华牧的名字。 1924年谭氏与何三峰、陈士洁等留日学友在创办“主潮美术学校”并在广州举办画展,看过这个画展的一位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学生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何三峰的作品倾向当日风靡世界的法国印象派,谭华牧更跨进一步,接近后期印象与野兽派之间简练、清丽的风格。。。这个画展,令我们观感一新,和冯钢百老师的稳厚华滋、千锤百炼、大家典范的写实作风大异其趣。换一句话说,冯老师的大作,彷佛高不可攀,只许仰止,难以继踪,反之,后者清新可喜,平易近人。比较之下,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艺术风格的衍变,与艺术流派的多姿多彩。这个展览会在同学们中间播下了革命性的种籽,茁发了自由奔放的嫩芽,吴琬(子复)对之尤为倾倒,影响一生,至死不渝。”(赵世铭《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的创立及展开》, 1991年印本,香港)。{-/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可以看到,当年谭华牧及其主张的艺术阵营对以冯钢百为代表的古典写实主义风格占主流的广州西洋画界产生的强烈震动。何三峰、谭华牧的作品把广州洋画界划分了两种不同的形态。{-/p-}
{-p style="text-indent: 2em"-}
50年代开始,以冯氏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写实主义风格在中国大陆成为绝对主流系统,意味着中国现代艺术史中另一种无法回避的命运的开始。 50年代的谭氏并未在艺术上趋时调适,其盟友何三峰也在 40年代末期去世,谭氏定居广州,从此而开始其寂寞无闻的生命。然而谭从未放下画笔,正是一直都在主流运动的边缘行走和几乎被人遗忘的状态中,用一个游离于主流社会的旁观者的热情去体验他生活的时代的节奏,谭才得以像一个不落红尘的超然居士,沈溺于温柔的内心体验和自然而然的“诗意”。《镇海楼》( LOT 804)是典型的谭氏风格,接近后印象主义与野兽主义之间的简练、清丽,同时还糅合了“中国式稚拙的造型”,色彩上有鲜明的塞尚的影子,加之带有特里罗( Maurice Utrillo, 1883-1955)和塞贡扎克( Andre Dunoyer de Segonzac)自然主义风景画的风格倾向性,以轻松自在的线条来表现一种干净纤巧、平淡内敛的东方气质。谭氏绘画中通过大量的弧线构形组合实现柔美、细腻的节奏追求的风格特征,表明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已远远超越了他对这个喧嚣的时代的关注。这种明显疏离 20世纪中国美术主流的趣味选择,既贴近谭氏恍惚若即若离的生存状态,客观上,也有效地促成了谭氏趋于稚拙、柔美的抒情风格的自我完善。{-/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从美术史的角度来看,谭氏的风格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熏陶,使得他与何三峰和冯钢百把广州洋画界划分了印象主义风格和西方古典写实主义两种不同的形态,填充着中国美术的数据库。{-/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同样深受印象派及现代主义艺术精神的熏陶,俞成辉,黄觉寺,林达川都在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传统古典艺术的融合上进行发掘与延伸,各成风格。{-/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俞成辉的油画作品具有坚实的造型基础,对色彩与造型的敏锐洞察技能保有青春的活力。这件《苏州西山》( LOT 808)色彩及笔触明快而饱满,真实自然又不失乐趣,是其富有印象主义风格的代表作之一。而黄觉寺的作品尤其擅长光影变化,作品《有房子和树的风景》 (LOT 807)以色彩呈现光影,造型粗朴厚重,具有浓厚的塞尚风格。{-/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留日的林达川将印象派的色彩和东方书写意味结合得非常完美。他将油画的材质特点与中国传统文人和书写线条的形态结成了融合同构。《灵隐风景》( LOT 805)在构图上具备近景远景的西画透视关系,明朗别致,带观者走入杭州灵隐美景。在笔触上运用上,自由融合了中国书写性的线条,撇捺勾提,生动而充满生命力。{-/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2) 美丽新世界{-/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美丽新世界”这个单元选题,涵盖了中国大陆已经经受市场初选的良好的教育背景的青年艺术家作品,基于词组“美丽新世界”,这个片段将展现多层面的视觉表达。这些作品会在概念上出现东方及西方的视角和语境,并涵盖了战后抽象的问题;卡通的延展;写实的复苏;和中国传统绘画介入的多元手段和语言,并从多个不同角度探索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和内心世界。{-/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另一方面,则是不可忽视的大众审美。也因此,这些作品出现了明显审美的特征来表达愉悦的生活气息。我们尽全力从众多的画廊和策展人的视角,把收藏行动,好奇心,复杂的情感和想法都放在一起。同时,我们确认,在中国广大的藏家里,有对不确定性的包容;对新声音的聆听;和对现状改变的期待。这样共同决定了这些作品的最具核心的普世的价值。{-/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更由于这些被甑选的青年艺术家们是具备清晰的艺术史的身份视角来展开创作,就给未来一个广阔的空间和信念。如果这个片段,能够提供为藏家提供一次为分享更美好的未来而进行选择的机会,我们将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喜悦。{-/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一脉相承学院派写实雕塑的严格训练,颜石林通过他塑造的孩子们那及其饱和甚至夸张的达完成了诚实的自我的内在表达。无论是情态还是色彩,充满当下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俨然成为80后写实雕塑的新一代代言人。正如颜石林所说:“所有的一切才刚刚起步,所以我不会预计以后去做甚么,到那时我的小孩也会慢慢长大,他们就成熟到不用再用塞子堵住耳朵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新系列作品之一《我愿把美丽化作一朵云》(LOT879)似乎是颜石林抵达到彼岸,找到了在彼方等待着他的小女孩,手腕中还抱着一头白色的天鹅,平静、安详的面容,抹除了颜石林一路走来的一切不安与疑虑。颜石林的雕塑,看来更像是他将个人的人生处境,透过剧场化仪式,升华为同一时代的众人对未来的集体遐想与期待。颜石林的孩子们会变成甚么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年轻一代带着傲人的学院派技法轻松的表达,让写实雕塑的未来充满无限畅想。{-/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地点:建国门外大街2号北京柏悦酒店3层宴会厅{-/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预展: 6月3-4日 (10:00 – 18:00){-/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拍卖:6月5日{-/p-}
{-p style="text-indent: 2em"-}
6月5日 星期二{-/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上午10时{-/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精美明清瓷器、工艺品及古美术文献{-/p-}
{-p style="text-indent: 2em"-}
6月5日 星期二{-/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下午3时{-/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p-}
{-p style="text-indent: 2em"-}
6月5日 星期二{-/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晚上7时{-/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国书画{-/p-}
{-div-}
{-/div-}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