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悬念待解:书画坚挺依旧 当代艺术差强人意
发布时间:2012-11-14 11:00:56
来源:钱经
[评论:2条][点击:178]
{-p style="text-indent: 2em"-}
文/特约作者 苏佳{-/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0月7日同时开槌的中国嘉德香港首拍和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拉开了今年秋拍的大幕,拍卖结果也成为测试今年秋季中国买家购买需求的重要参考标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有人说本次秋拍会颓势继续,也有专家预言将会出现一个小高潮。{-/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买家、藏家大多静观其变,持币等待最佳的出手机会。{-/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12年秋拍已经在“十•一”长假中悄然开槌,香港苏富比依然是整个华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向标;内地拍卖市场中的两位领跑者——中国嘉德和北京{-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600048", "1", "-1",event);"-}保利{-/span-},也已经在香港开始了各自的运作,抢滩圈地……{-/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英国艺术市场研究机构Art Tactic公司此前认为:“秋拍销售情况将是一个预测亚洲市场能否复苏的好机会。”对此,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分析,今年的秋季拍卖成交额预计与春拍持平,市场不会有大的改观。{-/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与此相对应的是,为重振秋拍市场的{-!--keyword---}{-!--/keyword---}行情{-!--keyword---}{-!--/keyword---},各大拍卖商精心筹划,力推精品。据悉,一连5天的香港苏富比秋拍共呈现3600多件拍品,涵盖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中国书画、当代亚洲艺术、20世纪中国艺术、现当代东南亚艺术、珠宝名表及洋酒等门类,总估价超过16亿港元。其中,一对纹饰吉祥的清乾隆年制黄地洋彩“福寿连绵”图绶带葫芦扁瓶最受瞩目。{-/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书画市场坚挺依旧{-/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作为中国嘉德香港首拍的重点,“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专场总成交额为3.54亿港元,为拍前估价的近3倍,由日本著名收藏家须磨弥吉郎收藏的齐白石于1922年完成的设色纸本《山水图册》,以4600万港元夺得全场头筹。徐悲鸿于1936年创作的作品《松鹰图》以2127.5万港元成交;任颐尺幅巨大的作品《花鸟四条屏》以1725万港元拍出;李可染的《雨后斜阳》以1610万港元成交;傅抱石的《试茗图》以1322.5万港元成交。{-/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香港苏富比于10月9日举行的中国书画专场拍卖总成交额为4.14亿港元,为拍卖前估价1.7亿港元的近两倍。成交排名前十位的均为近现代绘画作品,其中,张大千的作品有5件,傅抱石和林风眠的作品各两件。{-/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资源稀缺的古书画也得到市场的追捧,行情持续走高。在中国嘉德书画专场,王鉴的《仿董文敏青绿山水》以1725万港元成交;王翚于1714年所作的《惜竹爱松图》以1495万港元成交。{-/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从两大拍卖公司已有的结果来看,中国书画虽然没有前几年的天价出现,但整体行情表现稳健,在当下的环境,能达到这样的结果已属不易。其中,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部分324件作品仅有9件流拍,成交率高达97%;中国嘉德中国书画部分拍品总数为319件,成交269件,成交率为84.32%,进一步证明中国书画仍然受到国内藏家的热捧。{-/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瓷杂古董仍属热点{-/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香港苏富比秋拍成交额最大的为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板块,拍卖总额为6.18亿港元。此外,“敦朴涵芳:胡惠春旧藏清代单色御瓷专场”的12件拍品悉数拍出,总成交额高达8450万港元。在“妍泽凝辉:张永珍博士雅藏清瓷选萃”专场拍卖中,清雍正青花礬红“水波云龙”图折沿{-!--keyword---}{-!--/keyword---}大盘{-!--keyword---}{-!--/keyword---}是此次苏富比重点推介的古董珍玩之一,以4098万港元成交。{-/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国嘉德“观华——明清古典家具及庭院陈设精品”专场估价6500万港元,总成交额达1.01亿港元。该专场拍品总数为39件,只有两件流拍,成交率高达95%。{-/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总体而言,已经有稳定市场基础的瓷杂古董、宫廷器物和古典家具等门类,在市场的调整时期表现仍旧较为平稳。通过苏富比与中国嘉德的拍卖行情,也可发现今年秋拍瓷杂比重有进一步扩大的整体趋势。{-/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当代艺术品差强人意{-/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亚洲当代艺术板块作为香港苏富比的主要收益部分,一度创下单季拍卖6亿多港元的成绩,然而,今年秋拍该板块的成绩却差强人意,当代艺术市场正在经历降温时期。{-/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12年10月7日晚,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当代亚洲艺术”专场拍卖。本季拍卖坚持精品路线,呈献多件博物馆级的当代中国艺术重要之作。明星艺术家作品基本上以早期作品为主,体现出市场交易中保守的一面,同时暗示着低迷阶段依然没有过去。{-/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该专场总成交额仅为1.17亿港元,相当于2009年秋拍的水平,成交率为71.6%。现场买家以“流拍率惊人”、“成交惨淡”形容此次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例如,张晓刚创作于2006年的《同志》,估价600万港元至800万港元,加价到520万港元无人回应,最终流拍。而2007年,这件作品曾以600万港元成交,之前曾理想地估计作品成交价会达到上千万港元。曾为余德耀收藏的岳敏君作品《后花园》,估价800万港元至1200万港元,流拍。蔡国强的火药爆破纸上作品曾在2006年纽约{-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300193", "51", "-1",event);"-}佳士{-/span-}得秋拍以650万港元成交,本次同样流拍。此外,刘小东、杨少斌、刘野等艺术家作品均有流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苏富比本季当代亚洲艺术专场上,成交价最高的为张晓刚的《天安门1号》,作品以2082万港元成交,该作品在2007年4月香港苏富比春拍的成交价为1544万港元,涨幅并不乐观;刘炜的作品《革命家庭系列:晚宴》以1746万港元成交,刷新其个人成交纪录,成为本次拍卖的亮点之一。此外,苏富比还策划了香港当代艺术单元和中国抽象艺术单元,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作品以较低的估价出现,平稳成交。{-/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不过,20世纪中国艺术拍卖成绩较为理想,吴大羽、吴冠中、王怀庆等名家作品均在高价位成交,全场成交率达到90%。其中,常玉于1950年代创作的《聚瑞盈香》以3090万港元成交,该作品曾在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以1000万港元落槌;朱德群1985年的作品《雪之万象》,以650万港元起拍,最终以2194万港元拍出;赵无极的《22.3.61》以远超估价的1522万港元成交;吴大羽的大尺幅作品《粉墨春秋》,则以900万港元成交,刷新了画家个人拍卖纪录。{-/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品成交延续了春拍整体下降的行情,相信在之后的几场拍卖中,当代艺术专场的行情仍旧不容乐观。虽然当代艺术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精品还有市场,但其利润空间和高价位却不能与前几年同日而语,之前建构的高价市场已成为过去,无论从当代艺术的构成还是买家基础来看,当代艺术品市场都需要一个重新构建体系的过程。在长时间的调整和重构之后,只有吸引更多具有正确{-!--keyword---}{-!--/keyword---}消费{-!--keyword---}{-!--/keyword---}观念的藏家进入,当代艺术市场才能复苏。{-/p-}
{-p-}
{-/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