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克莱尔深刻反思当代艺术
发布时间:2012-10-30 08:00:46
来源:信息时报
[评论:2条][点击:325]
{-p align="center"-}
{-img alt="让·克莱尔深刻反思当代艺术"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b57c8ec1-84d8-4794-a989-8f2e29f3de8b.jp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2px"-}《论美术的现状:现代性之批判》 (法)让·克莱尔 著。河清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0月 {-/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郑渝川(书评人){-/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论美术的现状:现代性之批判》是法兰西学院院士、曾长期担任巴黎毕加索博物馆馆长的法国最著名的艺术评论家让·克莱尔,对西方当代艺术进行深刻反思乃至批判的一本书。这本书写于1993年,所针对的是二战后在{-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IDSA.OQ","200","-1",event);"-}美国{-/span-}和欧洲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对艺术的影响,石破天惊般地提出,第一,西方当代艺术思想本质上体现的是西方优越为核心的西方中心文化主义(即列维·施特劳斯所称的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第二,西方当代文化、艺术领域并不是没有审查制,相反充斥着各种各样看不见的“言论管制”,西方“先锋派”也是政治宣传的工具,勒·柯布西埃、米斯·凡·德罗、格罗比乌斯等西方现当代艺术领域的顶级精英都曾有过与左、右极端主义媾和的经历;第三,艺术家首先应当基于本民族文化性,反映文化个性、文化多样性,而不是自觉成为国际风格的艺术产品的代工商;第四,艺术、艺术家应该对传统充满敬意,让·克莱尔在书的最后,引用了奥地利画家埃贡·席勒的话“艺术不可能现代,艺术永恒地回归起源”。{-/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上述这些论见在刚提出之时,在法国、欧洲和美国引起了强烈震荡。而在近20年后的今天,在欧美,无论是文化艺术界的国际机构、公益{-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WIW.N","200","-1",event);"-}基金{-/span-}组织,还是媒体和艺术教育界,实际上已基本接纳了让·克莱尔的看法,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反思西方中心文化主义、警惕资本和意识形态设置的“隐性审查”体制,更重要的是,承认文化多样性、文化个性、文化传统的价值。{-/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西方渐渐接纳对西方中心文化主义的反思、批判的这二十年,恰恰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界“拥抱”前述文化主义的二十年。这些年来,大量的公共资源和民间资本都源源不断地投向让·克莱尔所批判的文化生产体制,将文化的世界性凌驾于本土、民族、传统之上,事实上否认和排斥文化多样性。西方现当代艺术领域的顶级精英们在中国更是获得了毫无保留的神化崇拜。从这个意义上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引进出版的《论美术的现状:现代性之批判》这本书,在当下的中国,可以说具有推动反思、再启蒙的价值——也唯有如此,中国的文化艺术界才能从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文化生产模式亦步亦趋的崇拜模仿中走出来,真正创设一种发挥中国文化特色、辉映中国文化价值、注重开放性与包容性、遵循文化多样性原则的文化新体制。{-/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论美术的现状:现代性之批判》一书开篇即列举了西方当代艺术领域的诸多怪现状,包括“官方、体制、文化馆、博物馆、书籍、杂志、双年展、回顾展、巨型展、博览会、拍卖会,充斥着绘画的记忆…很少有时代像我们这个时代那样见证作品的贫乏和评论的泛滥”;“那些抽象分析性绘画的最后代表还在无限增加各种无形和几乎虚无的花样”;“‘波普艺术’和照相写实主义的制作者,阅读似乎给绝望于抽象清教主义的艺术爱好者提供图像的愉悦…(其)巧技难以掩盖其绘画性的贫乏”;“所谓新表现派、新野兽派、‘新新派’或‘坏画家派’运动,是这种穷途日暮疯狂的最后化身…肆无忌惮地胡搅绘画,厚颜无耻地确认了无能的滑稽的结合”……简言之,“从画商到博物馆,从批评家到博物馆馆长,形成了一个完全封闭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不管是什么艺术产品都加速流通,取代了对作品所蕴涵价值的评判。流通成为价值本身,而对进入流通的物品毫无判断。”{-/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二战后,美国、欧洲国家以及许多新兴国家体现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就是将公共资源大量投入到博物馆的建设中,但博物馆的藏品究竟有几分文化、人文意义呢?让·卡莱尔认为,“艺术的所有内在价值”已被抽取一空,导致所谓的“艺术博物馆降为一个杂物堆藏室”。{-/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从艺术品收藏与交易上溯到生产,让·克莱尔归纳认为,西方“先锋派”艺术家们一百多年来展现了“一种痉挛病人的疯狂,自我扭曲再自我扭曲,无穷无尽地推出一系列造作姿态和假象、哑剧和模仿,最终又都被金钱收买。”{-/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让·克莱尔分析认为,“先锋派”往往忽略了第一个清晰定义现代概念的艺术家波德莱尔的全面观点。波德莱尔曾指出,现代性只是艺术的一半,而其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的,“正是这第二个一半,才让现代艺术达到古代艺术的尊严,无论是在什么时代。”{-/p-}
{-div-}
{-/div-}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