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市场持续走高
发布时间:2012-10-17 09:00: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论:2条][点击:188]
{-p-}
鸡血石因石头中具有鲜红色似鸡血的辰砂而得名。鸡血石在宋代已有开采,明清时代皇帝青睐文人雅好布衣珍惜,始有盛名。{-/p-}
{-p-}
最著名的鸡血石按产地命名分别是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按质地一般分为4大类:冻石地、软地、软钢板地和硬钢板地,其中冻、软地类属于鸡血石的极品和上品,它同寿山田黄并列,享有“印石皇后”的美称。{-/p-}
{-p-}
鸡血石作为一个小众拍卖门类,具有资源稀缺及不可再生性,近年来随着买家对鸡血石认可度的逐渐增加,鸡血石市场也持续走高。{-/p-}
{-p-}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不完全统计,2000年1月1日到2012年9月,鸡血石共上拍3048件次,成交1228件次,成交总额为252.5678万元(包括重复上拍的作品件次)。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4件、500万-1000万元为1件、100万-500万元为36件。2007年春之前,鸡血石完全以私人交易和文物商店经营为主, 鲜有进入拍场进行交易的记录。从2007年秋季其市场成交开始出现增长,到2011年秋其市场{-!--keyword---}{-!--/keyword---}行情{-!--keyword---}{-!--/keyword---}达到一个成交制高点,当季上拍870件、成交420件、成交额为7493.58万元。{-/p-}
{-p-}
{-strong-}“大红袍”暂列第一位{-/strong-}{-/p-}
{-p-}
2007年12月16日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上拍出的“牛克思制昌化鸡血石雕楼阁山子”以1344万元成交,暂列鸡血石拍卖成交第一位。拍品长28.1cm,可谓鸡血石中的“巨无霸”,加上血色布局饱满,又称为“大红袍”。加上名家因材施艺,依形布局进行雕刻,拍场表现斐然。但这种珠联璧合之作毕竟凤毛麟角,且顶尖级鸡血石拍品如同其他门类的精品一样,高价成交多属于孤例,不能代表鸡血石市场总体情势。无论是文物商店、私人交易还是拍卖现场,鸡血石市场成交主力都集中在中高端价位的作品。{-/p-}
{-p-}
首届鸡血石专场推出是在2011年7月17日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的春季拍卖会上,88件拍品成交量77件,总成交额为3232.90万元,其中“巴林鸡血石血王摆件”以1207.50万元成交,为全场最高价,也是迄今为止鸡血石成交的第二高价拍品。{-/p-}
{-p-}
{-strong-}昌化巴林为“正统”{-/strong-}{-/p-}
{-p-}
从top10列表中看到,昌化鸡血石占据7席、巴林鸡血石占了3席。这两个品类被视为鸡血石的“正统”,其他如贵州、西安旬阳等地出产的鸡血石仍游离在主流收藏圈之外。昌化鸡血石是中国特有的名贵石种,誉为“四大国石”之一,又与田黄石、芙蓉石同称治印“三宝”,故昌化鸡血石相比较其他鸡血石品种,市场尤为热烈。昌化石之所以较早驰名天下的原因除了本身材质出众之外,也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昌化鸡血石产地在浙皖交界地带,早在明清及民国时期,古徽州文化圈就出现一批篆刻大家,故随着篆刻文化传播开来,而贵州鸡血石和西安鸡血石虽色泽艳丽不逊于昌化巴林,但终因质地过硬,于文人、篆刻家无用,其所能承载的文化含量相应降低。如此看来,影响拍品市场价格的因素可谓多样。{-/p-}
{-p-}
{-strong-}市场表现不算疯狂{-/strong-}{-/p-}
{-p-}
鸡血石市场近年来虽有上涨,高端精品也时有惊人成交价格,但总体来说市场表现不算疯狂,这可以分析为“刚性需求”所致。鸡血石受众相对较小,多为文人作为印章材质收藏把玩。一块鸡血石从开采到篆刻成章到某人收藏,可能从此就不再进入市场流通。这一部分目前虽无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据调研得知此部分占据了鸡血石市场相当多的交易比例;二是鸡血石一般作为文人友人之间的馈赠礼品,相比较书画、瓷杂等拍品快速、多次的市场流通性,它显得不那么浮躁,也就是说鸡血石的拍卖属性相对较弱。{-/p-}
{-p-}
对于鸡血石的收藏及投资选择方向,多数藏家认为,原石是他们的首选。昌化鸡血石开采很早,如今已非常稀少,即将进入枯竭状态。虽然真正精品的昌化鸡血石,市场价值稳定且有较大上升空间,但对一般投资者而言,高端昌化鸡血石或许多少有点可望不可及可遇不可求;巴林鸡血石开采于上世纪80年代,仍有后续的矿藏资源。虽血色容易受到后天因素影响发生褪色,在材质方面却比昌化石更适合篆刻印章,从巴林鸡血石入手购藏更具有现实操作性。{-/p-}
{-p-}
鸡血石市场一直以私人交易和商店专营为主,交易渠道已经比较成熟,进入拍卖市场流通的鸡血石数量在鸡血石交易市场中占据的比例并不大,本文提供的数据限于历年拍卖成交数据,仅为鸡血石收藏和投资者提供量化参考,不能作为鸡血石整体市场数据对待,也不能作为鸡血石市场唯一评判标准。文章来源:深圳商报{-/p-}
{-div-}
{-/div-}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