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把信仰请回家
发布时间:2012-10-16 05:00:16
来源:
[评论:2条][点击:123]
{-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一尊佛,一炷香,一卷佛经,万物皆忘。{-/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近年来,艺术市场的爆发与佛教文化的盛行,共同促成了佛教艺术收藏的热潮。资本汹涌无常与物质尘嚣{-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002593", "51", "-1",event);"-}日上{-/span-}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内心的安静,越来越多的人寄托于佛教文化。佛教艺术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一些收藏家的视野。{-/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德雨天下润,尘嚣心中离——越是精神的,越是时尚的。遥看庙堂青灯古卷,把心中信仰请回家,心情抚慰与艺术收藏是可以兼得的。{-/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本刊记者 尚晓娟{-/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佛像:摄人心神有静气{-/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恭恭敬敬对佛家造像说声“请”。{-/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除了独有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佛造像近年来在拍卖市场引发的热潮,更加令藏家对其推崇备至。{-/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06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高约72厘米的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佛像以1.166亿港元落槌,加上佣金达1.2359亿港元,成为世界最贵的中国佛像。这个拍卖纪录一直保持至今。{-/p-}
{-p style="text-indent: 2em"-}
1.2亿元的永乐佛像魅力何在?业内人士介绍,市场上拍出高价的都是明清佛像。明清佛像又称藏传佛像,由于多以鎏金铜为造像材质,存世量大,做工精美,市场表现成熟稳健。{-/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据悉,中国内地自2004年才开始设置佛像专场,北京翰海和嘉德同时推出了佛像专场,之后佛像拍卖开始升温。到了2007年,国内已有8个佛像专场,至今,翰海、{-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600048", "1", "-1",event);"-}保利{-/span-}、匡时、中贸圣佳等拍卖行每年都推出专场,并以年20%的增长率稳步上升。{-/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业内人士将明清之前的佛像称为高古佛像,也就是汉传佛像;而明清佛像,也称为藏传佛像。{-/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北京书画家李大君也是收藏佛像的资深藏家,从北魏北齐到隋唐到宋元再到明清,材质包括木质、泥塑、石刻、铸铜、金佛,都有涉及。他告诉记者,内地藏家多看重明清佛造像,海外藏家更热衷于高古佛像,也就是汉传佛像。他说,中国最精美的佛像在上一个百年中悉数流失到海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战乱不休,石窟造像精品被大量盗运海外,目前出现在内地拍场的八成佛像是从海外征集来的。{-/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近年来,翰海、匡时等拍卖行渐渐跨出了明清的局限,翰海陆续推出了北魏、隋唐、宋元、明清各时期融合释、道、儒三家的经典造像,在2009年的秋拍中,3件千万元成交的拍品也均是汉传佛像。{-/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除了拍卖市场,民间收藏如何呢?记者就佛像题材的收藏,随机采访了几位古董藏家,发现佛像收藏冷热不均:明清溜金佛像已形成固定收藏群体;研究佛教文化的人则更看重石刻佛像;也有小众藏家关注木雕佛像,以及流落民间的各类供奉佛像。{-/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对此,匡时拍卖行董国强建议,辨别一尊佛像是否具有市场价值,无非是从历史、艺术、文物价值等方面进行考量。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佛教造像也历经几个顶峰,大致来看,北魏北齐、隋唐、宋元、明清,都有各自典型的造像特征。藏家可依此脉络,按照自己感兴趣的品类、材质、题材,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香炉:一缕紫烟寄心怀{-/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日照香炉生紫烟”,本指庐山香炉峰,“生紫烟”一语却正中传统中国吉庆祥瑞,也恰恰契合了时下香炉收藏投资的意义。{-/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10年12月1日,香港{-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300193", "51", "-1",event);"-}佳士{-/span-}得“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专场中,香港富商刘銮雄以1.295亿港元,竞得一对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香炉,一举创下了香炉拍卖的世界纪录。{-/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据记者了解,香炉的材质非常丰富,包括常见的瓷质、铜质、玉质,甚至还有紫砂与竹质的香炉。目前,以两种材质的香炉收藏群体最大,一是瓷质香炉,精品主要集中在宋元明清四朝的官窑制作;二是铜质香炉,即人们常说的“宣德炉”,为宣德四年时铸造的一批御用香炉。{-/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谈到宣德炉,古董收藏家张锋超向记者介绍,从1990年开始,宣德炉就成为继紫砂壶之后的市场宠儿,海外收藏家也竞相高价收购,价格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上涨了千余倍,一般价格都达到了数十万元。{-/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03年,中国嘉德拍出大藏家王世襄所收藏的31件宣德炉,共拍出1179多万元。2007年,北京保利拍卖沪上藏家姜子祥先生的35件宣德炉,成交价近500万元。当年,宣德炉全国成交额逾2600万元,2008年逾4000万元,2009年逾2亿元。近三年以来,其他门类的艺术品价格都有升有降,但宣德炉始终保持着相当高的成交率。{-/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宣德炉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中国历朝历代不乏仿制,号称历经五百年无人超越。市场中出现的所谓宣德炉都是仿器,用行业内的话说,即便是博物馆或是王世襄老先生的旧藏,也不敢打保票全是真品。铜质香炉市场扑朔迷离,专业性不够的人最好别贸然进入,建议关注存世量大,且传承有序的瓷质香炉。{-/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从拍卖数字上来看,近年来拍出高价的都是瓷质香炉。2003年,一件南宋龙泉窑粉青鬲式炉拍出340万元;2004年,一件北宋钧窑天青釉成交价格为25200{-!--keyword---}{-!--/keyword---}英镑{-!--keyword---}{-!--/keyword---};2007年,香港佳士得以3358.08万元拍出清乾隆粉彩松绿地镂空山水{-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601126", "1", "-1",event);"-}四方{-/span-}螭耳香熏。{-/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市场上拍出高价的都是官窑与名窑,相形之下,民窑香炉的价格则要低得多。一般的民窑香炉,在市场上还停留在几千甚至几百元的价位上,拍卖会上的民窑精品几万元也能买到。{-/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张锋超告诉记者,大概五六年前,一般的民窑香炉在古玩市场上花几百元就能买到,而现在的价格则普遍上升200%以上。所以,对于资金量相对较少、初入香炉收藏的人来说,不妨将民窑瓷香炉作为切入点。{-/p-}
{-p-}
{-/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