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教授玩收藏 月收入达十万
发布时间:2012-09-23 04:00:00
来源:长江商报
[评论:2条][点击:311]
{-p align="center"-}
{-img alt="七旬教授玩收藏 月收入达十万"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d830d1d3-9628-4e3c-9cef-bd34d39afd76.jpg" /-}{-/p-}
{-p class="pictext" style="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em"-}
69岁的{-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600532", "1", "-1",event);"-}华科{-/span-}外语系老教授热爱收藏,在别人还在愁温饱问题的上世纪70年代,他通过在外代课、翻译等“外水”,用于收藏投资。多年来坚持“快乐第一”的收藏心态,藏品数量以仓库计算,以藏养藏现在月收入高达10万。{-/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以藏养藏月收入达十万{-/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徐东收藏品市场内一家20来平米毫不起眼的商铺,想走进去穿行是件很困难的事,与其说是艺术品店,用收藏品仓库来形容更为贴切,字画、瓷器、玉器、木雕,几乎收藏门类都包含其中,藏品跨越多个朝代。{-/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与其他商铺不同,该店基本只在周末营业,用69岁的店主蒋坚霞的话说,“这里只是我存放藏品的仓库之一”。{-/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蒋坚霞为华中科技大学外语学院退休教授,自上世纪70年代末接触收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在那个人们忙于解决生计、温饱的年代,从事外语教学的他在校外开办起了英语培训班,通过为其他高校代课、编译教材等增加额外收入。{-/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当时上一堂课的薪水是5块钱,可以买三斤牛肉呢。”拿着超出普通工薪阶层上十倍的月薪,蒋坚霞的藏品也随之丰富。不过蒋教授的保密工作可谓一流,直至退休前,许多同事都不知道他的这一爱好。{-/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他称这一爱好家人并不支持,不过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项原则,绝不动用家庭收入来购买藏品,而是以藏养藏。仅9月,他出售藏品的营业额就达10来万,“但有时候入手一件要花掉几个月的收入”。{-/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玩收藏半辈子“快乐第一”{-/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数十年的收藏生涯,蒋教授也吃过不少苦头,起初买到赝品也是常有的事,也曾上过拍卖公司的当。他称,自己的收藏途径除了人际关系,更多的是对前辈的感情投资,从那里学来鉴赏知识。“相信自己的,不听专家的”,蒋教授说,目前许多鉴赏活动,专家1分钟就下结论的做法他极不赞同,自己的藏品也从不找专家把关。{-/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因为收藏爱好和专业关系,蒋教授结识不少海内外好友,这也为他的收藏带来便利。最令他自豪的是2005年,与台湾一位同行交流时,发现对方对玉尤为喜欢,他通过一组精品和田玉换来了一幅张大千的山水作品,随同的还有张大千本人与该画的合影。{-/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而令他至今最为遗憾的是,价值百万的世界珍邮之一“全国山河一片红”也曾是他邮册内的藏品之一,但被同样喜爱邮票的女儿,在读小学时拿出去换回了十几枚价值不高的邮票,“等我发现时已是半年后的事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玩收藏最讲究的是心态,盲目参与及期待"一夜暴富"的心理最要不得。”蒋坚霞称,自己玩收藏半辈子,始终将快乐放在首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蒋坚霞教授在自己位于徐东古玩城的仓库内,整理展示自己的藏品。{-/p-}
{-div-}
{-/div-}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