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史专家:聘请5位文博专家或制约拍卖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2-09-05 08:00:24
来源:京华时报
[评论:2条][点击:326]
{-p align="center"-}
{-img alt="拍卖史专家:聘请5位文博专家或制约拍卖业发展"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237edd1a-a1db-4dbf-806d-a410bea72459.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
{-span style="font-size: 12px"-}{-strong-}赵榆。赵榆供图{-/strong-}{-/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随着各大拍卖行2012春季艺术品拍卖陆续收官,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拍卖史专家赵榆分析,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下滑趋势已成事实。眼下秋拍在即,除了市场的大回调因素外,拍卖行需聘请5位文博专家的规定已成为困扰拍卖行的一大利器。{-/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市场回调已成为事实{-/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多年来,在每个拍卖季过后,做《艺术品拍卖公司评述》是赵榆的工作重点之一。今年,采样中国嘉德、北京{-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600048", "1", "-1",event);"-}保利{-/span-}、北京翰海、北京匡时、西泠印社、中贸圣佳、上海朵云轩、北京诚轩、北京荣宝、北京华辰10家有典型代表性的拍卖公司,对于之前春拍遇冷的消息,赵榆从中得到准确验证。{-/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数据显示,2012年春拍,10家公司共举办181个专场拍卖,成交22036件(套),平均成交率70.05%,成交额为97.67亿元(含买方佣金)。与2011年春拍相比,专场数量同比减少37个,成交件数减少7081件(套),成交额下降107.42亿元,基本回落到2010年春拍的水平。{-/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各个门类中,中国书画市场份额三年来首度降至六成以下,牵动整个市场大幅下滑。作为中坚力量的近现代书画2012年春拍共拍出4917件(套),成交总额为37.34亿元,占中国书画市场的67.63%。尽管如此,相比2011年春拍,价格上千万的拍品减少86件(套),成交额减少23.4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春拍3件超亿元拍品中李可染作品达2件,分别是2.93亿元的北京保利《万山红遍》和1.24亿元的中国嘉德《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这两件作品拍出高价的背后则是高价位拍品数量的急剧下滑。{-/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赵榆分析,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一直与{-!--keyword---}{-!--/keyword---}宏观经济{-!--keyword---}{-!--/keyword---}和流动性资本动向息息相关,受经济形势和投资环境的影响,金融资本对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支撑从2011年秋拍开始减弱,尤其是对高价位拍品的追逐明显下降,使得今年春拍市场大幅下滑。{-/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调整是去伪存真过程{-/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在这次春拍调整中,很多人保持了冷静的态度,亲历中国拍卖行业20年的赵榆对于调整也觉得司空见惯。{-/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赵榆总结,今年春拍呈现两个特点,一是成交量和成交率下降,但拍品价格水平并未下降;二是高价位拍品急剧减少,但中低价位拍品成交稳健。这很大程度上是对之前社会游资及金融资本大量涌入,使得市场迅速升温的一种理性回调。本次调整,事实上是“去伪存真”,“化虚为实”的过程,在今年的拍场上我们看到,只要是好作品,价格并不会低;只要是适合收藏群体购买的东西,无一不成交,这说明市场正在回归理性、回归文化价值。{-/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是需求大于供给,并且两者间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因此,今年的春拍仅是市场阶段性的理性回归,调整期过后,市场依然将更健康、持续地发展。”赵榆表示。{-/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5位文博专家困扰秋拍{-/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春拍市场出现回调,秋拍的走向还需要市场检验,但在秋拍前,国家文物局规定,取得二、三类文物《文物拍卖许可证》的企业需要聘用5位以上、70周岁以下文博专业高级职称人员,该规定难倒了很多拍卖公司。{-/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拍卖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请不到5位专家,拍卖行年审、举行拍卖会都将被否,但是,对于拍卖行来说,给5位文博专家提供的是虚职,除了增加成本,起不到任何作用。{-/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为什么规定5位文博专家?记者致函国家文物局后尚未得到答复。这项条款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最早出现在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到了2011年,在这条规定上又增加了条款。在国家文物局的规定中,有如下一款:“注册地为‘文物拍卖企业专业人员聘用试点地区’的江苏省、北京市的企业,可聘用已考取《文物拍卖企业专业人员资格证书》人员替代文博专业高级职称人员使用,每名文物拍卖企业专业人员可替代一名文博专业高级职称人员。”这意味着,目前除北京和江苏省,拍卖行都将聘请5位文博专家,而在职文博系统工作人员不能担任拍卖行顾问,这则新规意味着,拍卖行可聘请专家的范围进一步缩小。有拍卖行甚至表示,时间很紧张,这样下去的话,秋拍根本就没办法举行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赵榆对此也忧心忡忡。对于国家文物局为何出台此规定,他并不了解,但是他认为这是影响文物艺术品拍卖业发展的政策问题。“实践证实未能实现立法者规范市场初衷的‘5位文博专家’问题,使企业担负着越来越重的聘用费用,而文博专家的供需缺口,也可能导致部分企业因聘请无门而不能继续维持企业文物拍卖资质。”{-/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赵榆建议,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恢复仅仅20年,行业基础相对脆弱,目前,在政策层面,“5位文博专家”问题将对2012年秋拍乃至今后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整体发展都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各个部门加强实地调研,研究如何妥善解决现阶段相关不利政策才能促进我国文物艺术品交易市场发展。{-/p-}
{-div-}
{-/div-}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