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湖平:收藏是玩 玩好不易
发布时间:2012-09-02 08:00:5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评论:2条][点击:277]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center-}
{-center-}
{-table align="center" border="0" cellpadding="1" cellspacing="4"-}
{-tbody-}
{-tr-}
{-td-}
{-p align="center"-}
{-img alt="徐湖平:收藏是玩,玩好不易" border="1" name="MM"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154d91cc-43ab-46be-a9cb-36c2f187013c.jpg" /-}{-/p-}
{-/td-}
{-/tr-}
{-tr-}
{-td align="middle" valign="top"-}
{-/td-}
{-/tr-}
{-/tbody-}
{-/table-}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2px"-}{-font style="font-size: 12px"-}徐湖平{-/font-}{-/span-}{-/center-}
{-p style="text-indent: 2em"-}
⊙记者 邱家和{-/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徐湖平是文博界的知名学者,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原南京博物院院长。日前,记者在南京对他进行了专访,听他谈谈对收藏的看法。{-/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他表示,收藏家真正在“家”字上做文章的,目前只有区区几十个人。在徐湖平看来,现在中国还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家,都是以投资为目的,能够意识到收藏这些东西,让子孙传承给后代、或为社会做贡献的人还很少。但这种现象又是历史的必然。南京博物院买的东西属于国家财产,必须只能进不能出。民间收藏的东西就不受这个约束。但受个人财力的限制,藏家去粗取精,卖掉不太喜欢的藏品再添点钱买更喜欢的藏品,这也很正常。如果因为这样而去约束藏家的收藏活动,就没有道理。换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这种投资行为看作是培养个人情操、培养文化艺术水平、培养个人的投资能力的一种挑战。{-/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他认为,艺术品的收藏离不开鉴定。但有的鉴定专家,却是心被钱“熏黑”了,故意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这些专家一是看得多,二是有点鉴定水平,第三就是“皮厚”。比如博物馆有些专家,经过一二十年、二三十年的实践经验,看过很多东西,见多识广;第二,他有这个好身份,是某个博物馆的研究员、副研究员;第三就是心黑皮厚,让他看一个东西,他明明知道这个是假的,却硬说是真的。{-/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徐湖平非常推崇一个人,叫耿宝昌,这位老先生是中国古陶瓷界的泰斗,看陶瓷绝对权威。他从来不给私人看,从来不收取别人的费用。徐湖平说:“我不反对专家在鉴定过程中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也是知识产权,是一种生活来源,专家也要生存,退休工资很微薄,但是不能被钱把心熏黑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对于艺术品市场,他认为有它的特殊性,因为它是一种艺术投资,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艺术加深理解。当前艺术品市场的客户群已经被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投资、收藏爱好者;一类是为了美化家居和环境的普通人群。收藏其实是有层次的,有高端客户、有中端客户、也有一般的收藏爱好者。在不同的层次当中,就收藏本身而言,它选择的范围也是不同的。要很好地研究艺术品市场本身的规律。现在有很多人研究股票,但是有多少人来研究艺术品市场的规律呢?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并不景气的这两年,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却如此红火,仍在继续攀升,这难道不值得我们研究吗?{-/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他认为艺术品市场归结到最后,就是一个字:玩。平常心地玩、高高兴兴地玩、和谐地玩,从玩的当中讲和谐。搞收藏,首先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自己喜欢;一个是要买得起。然后在喜欢和有兴趣的基础上,针对自己手中的藏品展开知识扩展。这,其实就是在玩。{-/p-}
{-div-}
{-/div-}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