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朴:折扇里的艺术精神
发布时间:2011-07-22 09:00:42
来源:
[评论:2条][点击:218]
{-p align="center"-}
{-img alt="刘朴:折扇里的艺术精神"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ae5295c6-6c08-49f4-8949-4d7921835854.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
{-span style="font-size: 12px"-}折扇{-/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作为物种起源诸多进步成果之一,有效地解决消暑纳凉问题,使人类崛起于生物圈的可能性陡增。折扇,原始农耕文化的不起眼发明,丝豪没有减弱其作为文明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库存的重要性。在“电”的概念当时尚属遥不可及的未来,“电”的创造理想被“初级阶段”的大脑拒之门外的文明早期,以解除由生态原因造成的生理不适与困惑的降温方式的被发现,对不断追求改善生存质量的人类而言,折扇功不可没。之所以忽略同为“扇族”的蒲扇、团扇、羽扇们,是因为它们较之折扇更多偏重于原始纳凉功能,而非延伸出的文化艺术功能。从史书上较为一致的记载可知,将折扇的实用功能延伸为艺术载体的始作俑者是朝鲜和日本人,而向他们传授东方文化精髓的老祖宗却又是中国人。这种互为因果的文化现象令今天有关折扇来历的追查十分徒劳也很无趣。但与宋代绘画交相辉映的折扇艺术兴起的事实本身,却有助于人们探寻到研究该艺术的精神通道。{-/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也许宋人之前的人们已经尝试在折扇上涂抹丹青,但既无明确文字记录也无实物留存佐证的尴尬,只能使后人们大致确定扇画致少在宋时已经繁荣。所谓扇画方式,较之人们熟知的卷轴样式,表现出其在规定纸形约定构图情形下的图式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也缘于扇面结构的奇异形制:以射线方向布局的筋骨,呈同心等距的两个圆弧并对称在扇骨上,从而留下一方艺术家可以挥洒驰骋的有限天地,也留下不同时代的风格迥异的艺术家的耐人回味的佳作。我们从传世的历代扇画作品中不难看出,扇画与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发展频率惊人一致,优秀的卷轴画艺术家几乎又同是扇画高手。扇画形制的局促性,往往更能体现艺术家的才学素养以及敏锐性与大局观,并由于折扇的生活实用性,从客观上增强了艺术品与公众的沟通。作为制造扇画与消费扇画的主力群体文人士大夫阶层,在闲情逸致的享乐节奏中,将扇画里的艺术精神不断延伸,达到出神入化的诗意境界。{-/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扇画与其它传统文化样式一道,带着厚重的历史烟尘,也带着厚重的艺术沉淀,融入这个丰富多元的艺术当代。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的扇画显然已失去了传统历史背景,消暑纳凉的原始功能也早被一应俱全的电子消暑降温工业品取代。商品经济的膨胀刺激,已将传统文人的清高尚雅剥尽,追逐唯利是图已然成许多文人的“崇高”目标。同时,在水墨艺术界,由于作画尺寸与销售价格古今通用的市场制度在利益为王的当代被人们过度“开采”,使得以尺论价明显处于劣势的扇画状况尴尬。它的“香火”继存,一方面有赖于水墨艺术生态从展览品种到欣赏猎奇都不愿抛弃这个曾经精贵的样式,另一方面,是一批有责任心的艺术家,在卷轴画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实验探索中,没有忘记呵护扇画这个体质趋弱的品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刘朴先生,是我所知的以水墨方式在国内外赢得许多鲜花与掌声的艺术家。之所以能比同道们在艺术远征中走得更远,乃得益严于自律的责任心、深厚的学术历练、良好的文化及道德修养。他更像一位紧锁于书库,内修与心练都颇为执着的学究,而不大像似已成定式的所谓张扬跋扈一惊一乍的艺术家模式。正是这种似不大合群的有些当代文人隐士意味的个人风格,才使得他为人处事上散淡平和,在艺术实验中自由潇洒随心所欲。和不少从事水墨研究的艺术家相似,卷轴画品种,是他付诸努力也心得颇丰的实验对象。但他又和许多艺术家不相似,在确定卷轴画的重要性的同时,扇画品种,同样进入他为之操心费神的实验计划。他曾自述,前些年频频往返于澳中两地,时间的零碎和旅行对携带大画的限制,客观上促使他在本已倾心有加的扇画研究上,找到了投入更多精力的理由。其实,我不大愿意相信“自述”版本的真实性。原因很简单,进入优秀行列的艺术家,取舍何种路径,选择何种语言方式,皆把玩于艺术家的股掌之间。艺术不需要理由,艺术家如何做同样不需要理由。{-/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作为旁观者,可能会有多种理由贴近艺术家并走进他们的艺术。我曾试图将刘朴的扇画与明清的扇画作善意的比较,事实令人十分沮丧,因为无法找到二者共享的平台和安全有理的支点。另一被忽略的事实是,任何艺术状态和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都不可能脱离与之密切关联的历史及社会背景,每一既成的艺术现象,也只能放回到其对应的历史场景中研究。由此而论,刘朴现象,或曰刘朴扇画艺术现象,也只好与热闹有趣的当代捆挷研究。{-/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刘朴的扇画作品,似呈现三种趣向。其一,将本应在巨幅画轴中展现的群山深壑,却强力压缩至尺寸有限的扇面上,如《信步苍崖下》,巍巍山峦之大与盈尺画面之小,形成视觉强力反差。有若微画,细节处理一一到位,顽石皴擦笔到墨到,苍松、点景皆随意随心而生。这种对画面整体气势与微妙细部的把握,既可见非一日而成之功力堆积,也可见对当代艺术精神的领悟意会。这些视觉特征另可在《锦官城外柏森森》、《松声》等作品中发现。其二,新古典主义倾向中的“迁想妙得”。前文所述古人作品与当代历史背景的不可开拆关系,限定了其作品与当下图式的生硬比对可能。但并不排除古代精神的挪用、古代意趣的延伸、古代方法论的追忆研讨之可能。作品《登高》、《西山秋雨图》,似已给出了解释疑惑的种种迹象。我们今天面临着抛弃传统有切肤之痛、复制传统有偷窍之耻的两难困境。在鱼与熊掌可能都失去的尴尬中,在被水墨“制度”捆挷得失语、失睹、失乐的迷茫中,在人心浮躁追名逐利的混浊世态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被社会进步的拉动都已“现代”,但精神状态却似在不古不今不上不下的漩涡中沉浮。有人惊呼当代“病人”太多,也许不是危言耸听。看来,在上述困境中,刘朴显然活得十分智慧快乐。其三,人性复位于“野生”状态。从《书痴》、《夏梦》、《长干行诗意》、《春日游》等作品中,我们读到了被还原的人格力量在原生态的气场里涌动;我们看见了在人的虚拟伟大背后原来还剩一片不大的桑园;我们听到了被压抑变形扭曲的人性精神在松挷之际发出的阵阵呓语快感。于是我们惊叹:原来可以如此快乐地活着!原来可以找到潇洒的如此多理由!说实话,刘朴作品读过不少,人物作品却孤陋寡闻。我被他的老到折服,被他的机敏感动。我真的愿意进入他作品的梦意里,一梦不归。{-/p-}
{-p style="text-indent: 2em"-}
2002年10月31日于成都龙王庙老默柴屋{-/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雅昌艺术网){-/p-}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