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仿元假画须警惕
发布时间:2012-08-05 02:00:48
来源:广州日报
[评论:2条][点击:288]
{-p align="center"-}
{-img alt="明清仿元假画须警惕"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a0b3ce08-d26c-4881-804e-86ea928780e1.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
{-span style="font-size: 12px"-}读者来信截图{-/span-}{-/p-}
{-p align="center"-}
{-img alt="明清仿元假画须警惕"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2f97e7d6-1dff-427d-b813-0f1f91653067.jpg" /-}{-/p-}
{-p align="center" class="pictext"-}
{-span style="font-size: 12px"-}中国嘉德拍品:盛懋 (款) 渔樵耕读图卷 手卷 {-/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明中期至清末 临摹元代书画成书画圈“潮流”{-/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文、图记者林琳、郭晓昊{-/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鉴定{-/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元代是中国文人画的成熟期,“元六家”赵孟頫、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自明中期起至今对中国书画影响深远,也奠定了数百年来书画收藏者的审美基础。因此,自明中期起至清末,临摹元代书画就是书画圈的“潮流”,而市场的需要又促使造假者仿作假元画。目前市场上流通着部分清末民初的“假元画”。{-/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本期鉴定者:广东省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读者:请专家帮我鉴定这件书画藏品是不是元代的,作者是什么人,藏品价值高不高?{-/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鉴定:这件署款为“盛懋”的山水画,并非元代作品,从画风看,当为明清时代所仿作。这件仿造的水平算比较高,仿盛懋的作品可以作为明清时代仿元代作品的案例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文献价值。{-/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盛懋(生卒年未详),字子昭,元代画家,临安(今杭州)人。盛懋的父亲盛洪,字文裕,是当时的名画家,善画人物、禽鸟、山水。盛懋因此承家学,亦善画人物、山水、花鸟。盛懋是元代专业画家,当时被称作“画工”。不过因技艺高超,并能接受元代文人画家的影响,其作品既颇合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也适合老百姓欣赏。其山水、花鸟、人物俱精,在当时名声很大,作品虽然价格很高但也备受追捧。{-/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不过,盛懋款的作品在拍卖行较少出现,因此较难估价。查近年拍卖纪录可发现,3件盛懋款作品价格均高于100万元,一件是2005年11月28日出现在香港佳士得的盛懋《渔舟晚笛图》立轴,成交价120万元,2011年12月5日北京{-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600048", "1", "-1",event);"-}保利{-/span-}成交一件109.2万元的盛懋 (传) 《三渔图扇》 圆光镜心,2011年5月19日北京瀚海以105.8万元拍出一件盛懋(款)《山水》 立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明清曾经出现很多仿元画,这是书画圈公认的事实。朱万章透露,明代董其昌就喜欢仿黄公望、王蒙的作品,仇英仿过《清明上河图》,清代王翚、王时敏等人都仿过黄公望,石涛、八大山人则仿过倪云林:“这在明清两代是很普遍的现象。这种‘仿’不是作伪,而是技法和意境上的师承、借鉴。”{-/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元朝文人画影响画坛数百年{-/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除了元代,宋代也是明代画家“学习”的对象。如明代宫廷画家林良、吕纪、边景昭等,喜欢临仿宋代院体绘画。不过由于风格极为接近,在明代的时候,就有人将他们的“款”改成宋代院体画家的款,以冒充宋代的画。“这种情况,便是不折不扣的作伪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元朝虽然很短暂,但是却是文人画最成熟的时期。”书画行家陆小明认为,在文人画家的代表苏东坡之后,就要数元朝画家赵孟頫、黄公望、王蒙这批画家,他们的艺术水准代表元朝书画的最高水平,因此为此后数百年文人画家所临摹,“明朝初期处于改朝换代阶段,所以刻意否定前朝所有的思想概念和文化基础,因此在洪武、宣德的几十年间,画家们对元朝书画并不‘感冒’。”然而,自明中期起乃至今日,整个中国画坛却深受元朝文人画影响,尤其是清初几乎完全继承了元朝文人画一脉。{-/p-}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清代藏家吴荣光鉴藏章被盗用{-/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由于元朝之后数百年主要走的是摹古的文人画路线,收藏界的审美也遵循了这种“潮流”。因此在市场上,面貌与元朝文人画相似的书画也被广泛接受。“作者名气大、艺术水平高的古画,有买卖就有假画。”因此,明清市场上就开始出现了仿元画,当作元画出售的现象。{-/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陆小明介绍,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一些元画,其实是清末民国做旧的:“当时有造假者以低价买入一些清代仿元朝的书画,这些书画也许是当时的画家摹古的作品,但是被后人裁掉作者名后,当做元朝作品。这些造假者想出各种办法做旧。比如雕刻各种假的鉴藏印,利用不同印色的印泥盖章,因为他们知道同一印色的印章难以骗倒收藏者。多几种颜色才给人流传有序的感觉。”{-/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据了解,广东清代大收藏家吴荣光的鉴藏章通常就被这些造假者所“移花接木”。“这些做旧者‘坐享其成’的例子很多。”陆小明说,但是书画收藏最怕“货比货”,只要学习和了解真正的元画的特点,“李鬼”就不可能被当做“李逵”。{-/p-}
{-div-}
{-/div-}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