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记者记忆中的日本艺术市场泡沫
发布时间:2011-09-08 06:00:15
来源:广州日报
[评论:2条][点击:146]
{-p style="text-indent: 2em"-}
{-strong-}“在日本,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能记得住英国的第一任首相是谁,但是,若提苏富比、佳士得这两家拍卖行,人们仍津津乐道。那是因为,它们在短短的两三年之内,让日本人争先恐后地吞下了数百亿{-!--keyword---}{-!--/keyword---}美元{-!--keyword---}{-!--/keyword---}的艺术炸弹,将日本当时的泡沫经济推向了美丽的爆点。”{-/strong-}{-/p-}
{-p align="center"-}
{-img alt="一个日本记者记忆中的日本艺术市场泡沫" src="/Uploads/Article/2013011204/Source/91a0d49c-b610-4531-b115-189bd2be1fe4.jp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12px"-}梵高 {-span onmouseover="ShowInfo(this,"300111", "51", "-1",event);"-}向日葵{-/span-}{-/span-}{-/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尽管那些不愉快的往事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日本记者内森跟我说这话时似乎仍旧余怒未消,特别是只要提起佳士得,他声音就走调,几个手指不由自主地颤抖着,像是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听松本大夫告诉我,内森的家族也是那场西方油画风暴中的受害者,他父亲因为无法偿还债务而自杀,他们家族因此而蒙受了多年的羞辱。{-/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我小的时候,父亲经营一家渔业公司,家境虽算不上大富大贵,却也过得十分殷实。1988年,当时日本的房屋价格一路疯涨,我父亲变卖了几处房产,用那些钱去{-!--keyword---}{-!--/keyword---}炒股{-!--keyword---}{-!--/keyword---},接着又在{-!--keyword---}{-!--/keyword---}股市{-!--keyword---}{-!--/keyword---}上挣了一大笔钱。1989年年底,日经指数创下了38975点的历史天价,一些富得发狂的日本人开始把目光转向艺术品投资。佳士得、苏富比两大拍卖巨头看到了日本新富们急切寻找投资入口的渴望和欧洲旧贵族们羞于启齿的经济窘境,他们一面劝诫贵族们取出自家收藏的艺术品交由拍卖公司拍卖,体面地兑换现金,一面通过夸张的广告、豪华的预展,向日本暴发户们炫耀欧洲艺术家节节攀升的{-!--keyword---}{-!--/keyword---}黄金{-!--keyword---}{-!--/keyword---}含量。”{-/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那时候,日本各大{-!--keyword---}{-!--/keyword---}银行{-!--keyword---}{-!--/keyword---}争先恐后地降低门槛,为一些艺术品投资者大开贷款之门。报纸、电视天天都在大讲艺术品投资的巨额利润回报。我做过调查,从1987年到1990年间,日本人一共从西方进口了138亿美元的艺术品,一举占领了30%的世界艺术品市场。”{-/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有人说佳士得、苏富比把自己打造成了行为艺术家,这话一点都不算夸张。1987年3月30日,就是佳士得、苏富比行为艺术的一次绝妙表演。那一天是印象派大师梵高诞辰134周年纪念日,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将其油画代表作《向日葵》推上拍场。其实,这一次拍卖的一幅《向日葵》只是梵高多幅同题材作品中的一幅。”{-/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内森记者告诉我,亲身参加过那一次伦敦拍卖会的父亲曾激动地描述道:“那是一次魔鬼旋风式的交易,近60亿{-!--keyword---}{-!--/keyword---}日元{-!--keyword---}{-!--/keyword---}的买卖,前后仅仅用了4分钟时间!”关于现场的详情,内森同行过后给我寄来了一份摘自当年《泰晤士报》的新闻报道:{-/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拍卖词非常优美:“1888年2月,35岁的梵高从巴黎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在那他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抽象物,那就是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记者相信,在场的日本人一定从内心发出轻蔑的笑声,因为在他们眼里,拍卖师是在为《向日葵》的原拥有者乃至整个大英帝国致悼词。{-/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起拍价500万{-!--keyword---}{-!--/keyword---}英镑{-!--keyword---}{-!--/keyword---}!500万!”拍卖师话音未落,马上有人应价:“600万!”接下来是一轮以100万英镑为加价起点的竞争。“700、800、900、1000万!”拍卖师的脸上浮现出释然的神态——1000万英镑,这是拍卖行事先为这幅作品估计的成交价。此时,只剩下两位没露面的日本买主仍在通过电话报价继续竞争。两位日本买主一口气打到2000万英镑还不肯罢手:“2100、2200、2250……2250万英镑!”拍卖师连问三遍,终于举起手里的樱桃小槌敲下,自始至终,这件拍品的巨额成交,总共只用了短短的4分钟。{-/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几天后,《向日葵》在警察的重兵保护下告别了伦敦。当天,英国和日本的各种媒体陷入冰火两重天。前者充斥着绅士们无力回天的哀叹和反思,后者则详尽回放着本国富豪在异国领土上恣意挥霍财富、征服欧洲对手的真实场景,尽情释放出小国大民久压在心的霸主胸怀。”{-/p-}
复制链接: